初识徐州暖意盈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2 03:26 阅读(0)
初识徐州暖意盈
文/张富存
秋末的阳光,依旧张扬着。
远在徐州求学的儿子打电话说:“趁着秋光正好,也来这里走走吧。”我便携妻欣然前往。
说到徐州,人们立刻会想起那个著名的淮海战役了。陈毅元帅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因此,在这次战役里,徐州人民定是功不可没了。
从遥远的河南老家出发,一路辗转,虽有小疾加身,想着即将谋面的儿子,又能一睹这座历史名城的风采,我心亦悦!
当我们到达这里时,已是次日曦微。太阳出来了,金灿灿的,整个市区都融进了一片斑斓里。
心仪使然。没敢摩蹭,我们就径直朝那个心念已久的地方——“淮海战役烈士陵园”奔去。
听导游讲,烈士陵园占地就有1150亩,分纪念塔、纪念碑、纪念馆、展览馆、景区几块构成,其规模之宏大、气势之磅礴都是全国少有的。刚一进门,一种庄严与肃穆的气氛,立刻就包围了我。视野里,流云垂首,绿树掩映,松柏环翠,游人也似缓着脚步……一块块上写“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景区”的宣传招牌,鳞次栉比,在诉说着这里的不凡与豪迈。沿着一条蜿蜒的大道,我们首先走进了纪念馆,纪念馆按阶段、分展厅系统地再现了当年整个战役的情景。展览祥实而生动,小到先烈们用过的马灯、支前民兵抬过的担架,大到战役的某一个场面、指挥员们运筹帷幄时的情形,足足花费了半天的时间,即使走马观花地看,也没能迈出展厅的门槛。直到儿子再三地催促,我这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从展厅出来,当我们看到那个雄伟壮观、高高矗立在蓝天白云间的汉白玉柱的雕塑之时,儿子告诉我,“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到了。我们拾级而上,两边是傲然耸立的长青松柏,掩映其间的,是气象万千的彩色画壁,当我又看到那一列列石碑上雕刻的那三万多个先烈的名字时,我被彻底地震撼了……此时,我突然感觉到了脚下这片土地的厚重。
走在路上,想着是踏着先烈的足迹走,一股暖流就会扑面而来,让你很快就融进了这个“陌生”的城市里。
接着,我们又朝不远的云龙山蹒跚而去。百度上说:云龙山,又名石彿山,山上有北魏大石佛、唐宋摩崖石刻、宋代放鹤亭、清代御碑亭等众多名胜古迹;先后有刘邦、刘裕、苏轼、乾隆,以及当代的毛泽东、胡锦涛等历代名人登临观景,并留下了大量的文化艺术瑰宝。
云龙山位于市区的南面,远远望去,就像是一神龙昂首,傲视天宇。即便是时令已至晚秋了,但仍是满山的渥翠,丝毫没有萧条之意。走近,不禁让我愕然!这漫山遍野,皆无杂树,尽是漫坡的翠柏,密密麻痳,多得就像是当年支前的民兵,个个都挺拔伟岸,精神抖擞。当年,解放军参战部队有60万人,而参加支前的民兵就达500万人之多,奇迹啊!
循着一条蛇形的小道攀援而上,惊愕之余,我不住寻思着:既是名山又有大佛,且有名人墨宝添香,总该有些动静吧,然,一路而来,直到山顶,也没有看到那些不着边际的张扬,有之,则是名符其实的轻描与淡写。就连儿子就读的学校,本该显摆一番,却也以寥寥四字“徐医附院”迎你,简单得让你没有“拘束”感。于是,我又想,这山,也似这里的人?不,准确地说,这里的人,也似这儿的山。
紧靠云龙山的西边,就是云龙湖。云龙湖就像是一个玉女,扑闪着深潭般的大眼睛,就安卧在云龙山的怀抱里。
登山归来,早已是疲劳难耐,忽见这里湖光潋滟,景色宜人,就当观景吧,于是,我们就坐在湖边的长凳上歇息。街上一色的净,净得能映出人影儿。大概是习惯了吧,对于眼前的景象,当时我也没顾多想,就随手把自己用过的费纸捏个蛋儿丢在了脚下。等我还没反应过来,一个学生妆扮的女孩从我身边经过,看见我丢在地上的纸蛋儿,就轻轻地弯下腰,捡下,又随手仍到旁边的垃圾桶里,且笑吟吟地,清清纯纯,绝没有责怪之意,身过后,余香袅袅,禅意从眼眸里飘。看着这一切,不由,一种敬意从我心底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