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蒙绕的老井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22:06 阅读(0)

 蒙绕的老井

 
乌卅
 
蒙绕早已没了人迹,疯长的杂草和树木掩盖了曾经的繁荣。老旧的房屋早已坍塌,蒙绕坝子中间的水池废了,塘也就荒了。夏夜满耳的蛙鸣和鸟叫,给人一种物是人非的沧桑感。蒙绕的老井还在,岁月的青苔爬满了井壁,老井的井口被荒草遮挡了大半。在漫长而没有尽头的寂寞中,岁岁年年的流水和落花无情地抽走了属于老井的温润和灵性,一如人去楼空的繁华庭院,落满了无法拂尽的尘泥和淡淡的悲凉。
蹲在井边,轻轻拂去遮挡井沿的荒草。井底落满了腐烂的枯叶和泥土,不知名的小虫在井底慌乱地寻找着躲藏的小洞;儿时青幽幽的井水如今蒙上了像云一样的淡淡白翳。因无人取水,无人打理。水漫井口,不断从井沿的豁口处流出,仿佛姑娘那幽深的眸子,满含着忧伤的眼泪,在井旁老柳稀疏的倒影里,默默流淌着。
井口的直径不到两米,井壁是由大块的青石板砌成。层层叠叠的井壁,叠满蒙绕那些逝去的故事;青苔和荒草在光滑的护井石栏上写满了荒芜;井的前面,是几块宽大的青石板铺成,那是人们放置木桶的地方。人已离去,可宽大的青石板仍在精心眷顾这早已无人问津的老井。
站在井边往下看去,水面距井口也就是两米左右,水的清澈那时是无法用文字和语言来形容的,泛着阴凉的井水一望透底。在村民们的守护下,老井被清理的干干净净,周边没有一根杂草儿;村民们每天对井水的提取,让它时时更新,井水永远都是新鲜的。老井的水量非常丰盈,一年四季源源不断地从水槽流出,供应着方圆几里路居民的生活饮用。
蒙绕的老井,除了养育着蒙绕的居民外,还担负着“治病”的重任。
在蒙绕,如果谁家小孩有个头疼发热的,不像现在动不动就去医院检查。那时,治疗这类小病都靠“占筷子”,“占筷子”这种古老的方法具有浓烈的巫医色彩。其具体方法是:孩子头疼或者发烧,大人便取碗舀来半碗水,又取三只筷子,然后放在孩子面前,用三只筷子在碗里竖立着,口里念叨着逝去的亲人,如果筷子不能稳稳地竖在碗里的话,就把筷子的另一头在水碗里“沾”一下水,继续用另一头竖在碗里,一直到筷子稳稳当当地竖在碗里时。便用饭瓢舀点饭放在水碗里,然后在生病的孩子头上绕上三圈后倒出门;有时用火钳夹来烧红的煤炭丢进碗里,筷子倒后,象征性地用嘴含水喷在孩子身上三次,治疗也就结束了,孩子基本上不用管,一两天就好了。如果孩子在水边玩回去身上生一些红红的小豆豆,母亲便会说孩子惹到了水里的“癞龙”,于是叫孩子拿点米,往玩水的地方撒点米饭; 如果自家孩子黄皮饥瘦、没精打采,此时父母便去找神婆看看,神婆看完孩子的生辰八字后,便对孩子的父母说:孩子的魂掉了,得叫魂。于是父母便立刻回家准备。常需要大公鸡、鸡蛋、桃条、冥币和几柱土香。叫魂一般要两个人,一喊一答,一个人自喊自答亦可。一般都叫孩子的小名,往往是这样:“小某某哎......三魂七魄......回......家......来......喽......”或“小某某哎......,来......家......来家和你爸在,和你妈在······”,应答的人就小声回一句:“来家了”。叫魂的音律感很强,喊完乳名后的尾音,也拖得很长,摇摇曳曳,似乎所呼叫人的魂儿正轻轻飘飘地从野外往家里赶;“来”后面的音也很悠长,那悠长的声音似乎是让迷途的孩子找寻到回家之路;特别是“家”的音拉得更特别:低沉、温暖,厚实、充满母亲的慈爱,那仿佛是在提醒孩子,家,才是你永远的归宿。
直到“神婆”丢下的羊卦变成所谓魂来的卦面时整个仪式才结束。夜深人静,寨里的几人拿着大公鸡和端着筛子到水井附近。将大公鸡杀掉,其他东西丢在地上烧掉后便提着杀掉的大公鸡回主人家。那时深夜的老井边,常常回荡着叫魂的声音,把我们从酣梦中惊醒,静静地倾听着那抑扬顿挫绵长悠远的母爱呼唤。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