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庭,一部厚重的乡村经典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14:40 阅读(4)
盐庭,一部厚重的乡村经典
朱 景(广东雷州)
盐庭,一条一多一少一大一小的乡村。多,全村有600多户人家,4000多常住人口,在北和镇境内没有哪一条村庄人口比它多;少,全村人均不到二分地,并且坡地多水田少;大,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盛产海鲜海盐,是盐业渔业大村;小,耕地种粮不能自供自给,乃农业小村。
家乡盐庭村位于雷州半岛西南部,南海北部湾之滨,三面环海,村在海中,海在村中,出门见海,可观潮,听涛,吹海风,捡贝壳,赏红树林,看海上日落,耕海牧鱼……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丰厚的馈赠。更引以为荣的是,拥有古代珍珠遗址、国家级白蝶贝保护区、北部湾最大鱼场、古老的盐田、海防哨楼遗迹、富饶的海滩涂、生态的红树林、千亩连片虾塘,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原生态的自然景观。
穿越时光的隧道,一路走来,细细地寻觅着家乡的历史踪迹,静静地领略着家乡的古今风骚,深深地感受着家乡的无穷魅力。
明朝宣德年号,祖先从朱家村携妻挈子,举家迁居故土安家落户,垦荒种地,开枝散叶。由于土瘦地少,尽管早出晚归地劳作,“四海无闲田”,还是“农夫犹饿‘死’”,生活难以坚持。穷则思变,聪明勤劳的家乡先民就在海滩涂上、海塘海沟周边的平地上,开辟沙地,建筑沙漏,过滤咸土,提取卤水,煮制熟盐,兑换粮食,创造了煮熟盐度日的新生活方式,生活得到了滋润。
那时期煮熟盐非常兴盛,一户一沙地一沙漏,一家一盐灶,家家户户(每一家庭)都煮制熟盐养家糊口,大抵这就是“盐庭村”村名的由来。虽没有史料记载可考证,顾名思义,村名与当时生活实际完全吻合,所谓是名副其实的。
集体化时代,煮熟盐被视为搞“单干”,封灶禁煮,庶民生活一度陷入困境。八十年代,农村生产体制改革,煮熟盐卷土重来,成为历史上最鼎盛时期,村民生活终于步出低谷。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总是一物降一物。九十年代,蓬勃发展的渔业生产淘汰了煮熟盐,煮熟饭的生活方式已退出了家乡的生活舞台,成为了一种历史,一种文化。
尝到了煮熟盐的甜头,1957年,家乡人民就在村庄西边丢荒闲置的盐碱地上建设盐田。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凭着一个好头脑,一双大脚板,一副铁肩膀,挑出了一块大围盐田,一块围仔盐田。1975年,学校开展勤工俭学,又帮助师生建起了学校盐田。三块小盐田彼此相邻,面积共约20公顷。七八十年代,盐田经过再三生产设备改造、生产技术改进,亩产达一吨以上,年产量1000吨左右,连续五年被评为广东省“盐业生产标兵”。1986年6月12日,中央盐务总局郭恩德处长在省市领导的陪同下视察了家乡盐田,感叹不已,欣然赋诗盛赞:“盐庭几水洼,实现小四化。基础砌石墙,环境公园化。结晶盖黑膜,蒸发铺金沙。亩产超一吨,粤西一枝花。”从此,“粤西一枝花”在湛江大地上越开越红,历久弥香。
建好了盐田,犹如种下了一棵经济大树,茂盛了家乡的公益事业,美好了家乡人民的生活。盐田充俗的经济收入有力地支援了家乡修路架桥,建自来水塔,办校奖学,演戏等公益事业,实行了群众免费吃水,子女免费上学,现金分红,人口食盐分配,每年还上缴税收100万元以上,为国家和家乡建设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家乡曾是古代南珠的重要产地,早在明朝就成为雷州“珍珠第一村”。据清人屈大钧的《广东新语》载:“南珠自雷、廉交址,千里六间池。明成祖朱棣就在雷州设立机构,大量釆办珍珠。”《海康故乡情》也有记载:近年,北和镇盐庭村西南一千米处(今深窟埠海岸木麻黄地带)发现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的珍珠贝壳遗址,堆积厚达2米多。这一历史佐证,可见当时家乡釆珠业的兴旺。凝视着这一珍珠贝壳遗址,仿佛看到了家乡先民驾驶小舟,顶风冒浪抓捕珍珠螺的繁忙场景,仿佛看到了海岸边珍珠作坊里人们忙碌剖螺、取珠的身影,也仿佛看到了一座座堆积如山的珍珠贝壳。兴旺的采珠时代虽已远去,可千年的涛声仍在耳边回响,尘封的珍珠仍在眼前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