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孝子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09:22 阅读(2)
关中孝子
刘新焕(陕西西安)
关中人生活简单。过去,祖祖辈辈,“麦面辣子油,老婆孩子热炕头。”现在,仍然如故。若过活富裕点,则多少有点改变,但基本生活变化不大。“想吃就做臊子面,吼着秦腔唱一段,带着全家四处转。门前停着红铁牛,院里盖着二层楼,屋里安着网上游。”关中人一辈子没有太多的奢望,只求没灾没病,顺顺当当,平平安安,有个好遇合就行。但有一点却特别重视,那就是行孝,孝顺父母、孝敬老人。
关中人把孝看得很重。“进庙烧香去抽签,求神拜佛保平安。虔诚只为菩萨灵,不知父母是神仙。做人做事孝为先,当个孝子走人前。”关中人这样说。一个人一辈子在做人做事上,可以容许你野点、犟点、怂点;可以窝囊点、可以愚笨点、可以麻糜点;可以没啥本事、没啥能耐、没啥出息;甚至可以容许你瓷锤愣疙瘩、馋嘴懒身子、“癞蛤蟆踏了一脚,周身都是毛病”,但不容许你对父母不孝,对老人不敬。尤其把行孝与人的品质放在一起去看。“美不美,看人样;孝不孝,看人品。”把对父母的孝与其人品看的一样重。
譬如关中渭河南有一个村,村里有一个男人姓卢,叫卢二娃,长得尖嘴猴腮,心眼还特多。早先,走街串乡,贩猪贩狗,后办了个肉食小作坊,当个小老板,假冒伪劣、日鬼弄棒槌的事没少干。“不怕钱咬手,就怕你没有。抓住钱尾巴,吃喝不用愁。寻到有钱路,咱就大胆走。”卢二娃不至一次这样说。他把钱看得贵重,家里老母亲八十多岁了,患病多年,让他送医院,他怕花钱,也很少给自己母亲使过零花钱。别人问时,卢二娃说:“年龄大了,给钱不会花。”特别对老太婆不能按时吃饭,经常让老太婆饿着肚子。一天中午,卢二娃与媳妇去外面,过了饭时,左等右等,不见回家。老太婆饿的头昏眼花,就在家里给自己撒碗糊汤,刚做好要吃时,媳妇回来看见,着了气,上了火:“一天不干活,还吃个早,我让你吃,我让你吃。”嘴里说着,当场上前就抓起碗摔在地上,冒着热气的碗片飞得到处都是。家里有一个儿子,长相与他爸有一拼,且眼珠向外凸着,让人看起来难受。到了谈婚年龄,寻人说媒,女方家在村上一打听,都一个个钩鞋逃走了,不愿谈。“那家人不乍样,人品倒着,没人愿把女子嫁给。”过后人们这样说。每吹一次对象,卢二娃要翻一次白眼,媳妇总要骂骂咧咧:“不想嫁拉倒。看不上我家,瞧不上我娃,要那么好的人样样,是挂在你家门楼上望呀,还是立你先人坟上看呀。走了个戴花的,还会来个擦香的。有钱不犯愁,还怕给我娃找不下个花不愣登的媳妇。”这样的家庭在关中农村尽管是个别的,但从中可看到孝与不孝的结果。
要当个孝子,先要有孝心。平时在生活中,洗脸端水、吃饭端碗,喝茶端杯,要先敬父母、先敬老人。早晨倒尿盆,晚上烧炕头,干活的劳累、饭菜的软硬、调和的口味,一点一滴,都要想着父母。如果不注意,说话走调,脸色难看,爱发脾气,出现矛盾避免不了。淘的气多了,闹的劲大了,就难在一起过日子。
笔者曾在关中西部农村,遇到一个姓关的老汉,三儿一女。家里有买的收割机,地里有承包的果园,院里有买的三轮车,盖了两间大瓦房。女儿出了嫁,儿子都给娶上了媳妇。家里人丁兴旺,但干活的人少,吃饭的人多,大儿忙地里顾不过来,二儿睡屋里叫不起来,三儿逛外面唤不回来。三个媳妇,老大媳妇经常有病动不成,老二媳妇经常身懒干不成,老三媳妇经常去娘家弄不成。生下一屋子娃娃,要吃要喝要哄,忙坏了两个老人,老汉地里要操心,叫着大儿,喊着二儿,催着三儿,领头在前面干着,老太婆在后面唤着儿媳去地里,出出进进忙家里。每天总是两眼一睁,忙到天黑,拉狗取铁锨,哄娃收鸡蛋,经管孙子穿衣上学,经管一家三顿吃喝。儿子媳妇互相瞅着,一个人不动,其余的人看样样,也跟着不动,日子不长,个个懒病都犯了,儿子叫不动,媳妇支不动。“干活遛后面,吃饭捡大碗。见了好吃的逮住不丢碗碗,像饿断了肠头头似的;见了重活躲的见不到人影影,像做贼似的;见了钱财盯住打转转,像鳖瞅蛋似的。”老汉气得给人说。过不下去,只好分家。但分到后来,没人要老人,鹔儿落在胡子上,都谦虚起来,你推他让,各自都诉说不完自己的苦来,寻找出一大堆困难。最后两个老的只好单另过着。村上人知道后有些说:“三狗不咬狼,三马不碾场,麦稠不打粮,方圆几十里,难得寻这样的儿,早知如此,还不如不养,养这样的儿谝传呀。”这样议论了好长时间,都当笑话给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