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曾有良师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08:51 阅读(0)

曾有良师

 兰善清(湖北十堰)

天色微明,司晨的鸡鸣还在催促着新的一天尽早到来,孩子们就已经不要公鸡的多事,自己急急忙忙的起床背着书包,火急火燎的攀爬在上学的山路上了,他们要赶在老师敲响的第一遍钟声前踏进校门,否则就要罚站教室门外,就要挨戒尺,就要被老师记过,严重的时候一天都不让进教室。
西边最远的是土地沟,孩子们到学校要翻五道梁子四条沟,少说也有十五里山路,连蹦带跳的走也要好几个时辰,所以,他们起得更要早,甚至鸡叫两遍就一骨碌爬起,拿两个熟红薯就出发了。堵潭沟仅比土地沟近得那么一条沟一架山,想赖会儿床多睡那么一小会儿也是提心吊胆的,就怕一闪念的赖床一睡过头,这一天的读书心路也许因老师那一罚就搞乱了,接下来的课程能不能跟上就不好说了。罗家山、习家山、段家沟的孩子应该稍好些,晚起父亲抽一锅烟那功夫大约也不会迟到多少,他们早上不是十分慌张。东边陈家坡、李家山、张家山、黎家店的孩子们也是早早的就被妈妈提着耳朵喊起床了,他们那山间小路不比西边这山路好多少,甚至还要磕绊一些,走快走慢,脚都要抬得很高,否则,一绊就是一个爬叉。
紧赶慢赶,铃声响起时仍有孩子迟到,学校门口老师那张黑着的脸令他们紧张万分。没说的,迟到的一律立正站好,然后伸出右手,老师用戒尺很打三下,再伸出左手很打三下。问:“长记性了么?”“长记性了!”“下回不迟到,记住了么?”“记住了,下回不迟到!”这情景像某个舞台场景,有点演戏性质的,然而它却是实在的生活场景,烙印在我的故乡那年代那山村那校门前。
老师没有恶意,学生难免心生恨意。
故乡这些早年的孩子们,也就是我的叔们、姑们、哥们、姐们那代人,他们上学路上是否欢悦快乐自豪,是否唱着“小呀么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的上学歌,我没问过他们,猜测不会多舒心,因为他们上学路上没有闲情闲心,着急忙活的,像当兵的急行军,时间只够他们赶路,不够他们唱歌。当然这学上得也不会多烦心,毕竟上学是福分,不是所有适龄孩子都能上的,上不上父母一句话。家里劳力少,要你放牛放羊打猪草,就是再适龄,怎么想上学也上不了。上学,在早些年,一个家庭能落到谁头上,那是很要运气的,要父母自己舍得付出、舍得背负家务负担和生活负担才能有的。
放晚学时,太阳不等他们早早的下山了。
暮色在山顶,刷一下子就铺满了这山那山,这沟那沟都黑了,路也就只是条模模糊糊的影子。就怕逢上野鸡野兔,一扑楞或箭一般从眼前扫过,不惊得你丢魂落魄才怪呢!最怕的是狼和野猪突兀的迎面而来,反应不及,受创伤或吓掉魂就在瞬间。不过,孩子们多半手里都备有一根很结实的花梨树棍子,当这些威胁生命的家伙出现在面前时,棍子一挥动的功夫就浑身是胆。年复一年,没听说哪个上学孩子遭遇野兽伤害,但是他们回到家从未少给大人们绘声绘色描述路上听到野猪啃噬玉米的声音和狼在不远处山林如泣如诉的阴阳怪气嚎叫声。每天回来都说这些,说多了,大人们就不再替他们担心了,听得出来,那些野兽基本不是为为难读书孩子而出来,他们出来应该是为了夜色。
说了孩子们,我得说说教书先生,是什么样一位先生让我故乡这些孩子不惜稚嫩的小腿、小身子骨翻山越岭去读书?孩子们何以如此怕他?是单纯的畏惧还是对他教书的水平带有几分敬畏而害怕?当然是因为这先生教书能力远近闻名,他每年的升学率是好几个学区加起来都比不了的,在全县都在前列。这就是他的硬气,这就是他要孩子们无论天远地隔也要按时到校、即使天大的理由迟到也要罚站的逻辑前提。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