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杨歧山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5 00:00 阅读(0)
再登杨歧山
文/郭全平
第一次攀爬杨歧山距今已有二十余年。
那是九七年夏天的一个礼拜天,恰是暑伏日。
那天早晨,元宝山巅刚刚泛出鱼肚白,提前约好的张军夫妇就已从县城赶了回来。于是,我和妻连同赵刚夫妇分骑三辆摩托车便出发了。
不过,当时我们奔去的是杨大垴,而不是杨歧山;大家并不知道,杨大垴就是杨歧山。
定下去杨大垴是大家求同存异的结果。理由很简单,但非常充分。备选的几个景点,诸如红旗渠,京娘湖,大峡谷,清泉寺等,不是你去过,就是我去过,要么就是都去过。这样一来,都没有去过的杨大垴也就成为我们都不能拒绝的理由。另外,坊间流传的“登上杨大垴,离天一得脑(头)”也或多或少诱发了我们登高的欲望。
当我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即将下山的时候,晚霞已染红天际,层峦叠嶂的红色岩石像是泛起红晕羞涩地注视着我们无精打采的样子。
由于路线不熟,准备不充分,两点才从陡峭的巉岩绝壁爬上去。而那时,我们已经完全是一副十二分狼狈的样子,有的把短裤挂扯了,有的把球鞋脱帮了,还有崴脚的哑嗓的。饥饿,劳累,口渴难耐是唯一的感觉。在圣水寺,我们每人喝了碗放羊倌中午剩下的面汤,望了一眼仙人洞,稍作休息后,才在羊倌大叔的指点下慢腾腾往山下挪。
现在想起来,那碗面汤是我们今生最难忘的饕餮盛宴了。
有机会再来。
张军站在一块突兀的巨石上,深沉地望着彩云弥漫的远方,像是自言自语,更像是向身后高耸入云的杨大垴较劲。
我不知道他是为杨大垴的雄险所折服,还是为丰富的植被所吸引,但我总觉得他是为我们的简单愚蠢想找一个弥补的机会。
我知道杨大垴就是杨歧山,是十几年前骑车去岳父家路过清泉村(隶属山西省黎城县东崖底镇)看到路边伫立的一块招牌,上书“杨歧山风景区”。
当时,我心里微微掠过一丝不屑。心想,不就山高点,有座破庙吗?
然而,当我了解到,杨大垴是我国佛教“五家七宗”之一的杨岐宗发源地的时候,我就只有惭愧和无限的虔诚了。
前些日子,与人闲聊,谈到杨大垴,同事李旭才把杨歧山的佛教渊源讲解开来。李旭是正儿八经的受过戒的俗家弟子,他的话我是比较相信的。
杨岐方会是临济下八世,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发祥地河北正定)传人,北宋中叶五台山受具足戒,隐遁于清泉村白岩山峰巅万洞,痴心悟道,村人称为杨道人。数十年,心扉顿悟,独创禅门。后南行江西萍乡市杨岐山普通寺。后辈念其功德,将白岩山改称杨歧山,悟佛之洞称为仙人洞。今海内临济宗实际就是杨歧派后代。
人间活佛济公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是杨岐派第六祖。
公元1199年,杨岐宗传入日本,至今为日本佛教大宗之一,信徒过百万以上。在东南亚亦有大量信徒。
抗日战争时期,为八路军复装子弹厂一厂。利用佛教场所作掩护,曾为扩大子弹生产规模,打击日军做出很大贡献。
我大感震惊。
杨岐山海拔1565米,山高林密,若不是旅游开发,常人是很难寻觅到圣水寺和仙人洞的。那么,千年前的方会禅师是如何寻到此天然秘境?我用满脸的疑惑询问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