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而不舍的诗意追求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4 08:46 阅读(2)
“怯”而不舍的诗意追求
文舒爱民
方凤华出诗集,并非出自其本意,而是我的力推力荐,加上众作家尤其是诗友们的呼唤。所以,当她经过再三徘徊决定出此诗集时,我一反常态很是爽快的答应为其写序。可是一连月余,我却迟迟没有能够成文,原因是,我其实根本就读不懂她的诗,或者说我还没有真正读懂她这个人。但后悔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作为文学创作的一位“资深”爱好者,我对嘉鱼文学创作的家底多少有点了解,对嘉鱼作家的创作成果、能力水平、风格特点也大体有所认识。虽然我不是诗人,也很少写诗,但会经常读诗、会经常与本地诗人交流诗,也自认为能够懂嘉鱼的诗人、嘉鱼的诗。且不论过去的那些诗坛好手,单就现在仍然十分活跃的诗人就有近20位,王意林的婉约空灵、金敬东的大气豪迈、余叶的清新明快、胡昌平的感性浓烈、方钰霆的广博纵横、章洪波的深厚沉静、李淑芳的哲思敏达、许爱琼的圆熟规正、龙金发的古拙质朴……无不令人印象深刻,他们也基本代表了嘉鱼诗界的创作水平和风貌特点。而方凤华则是其中最“另类”的一位,也是最无法评判定论的一位。
虽然方凤华加入作家协会时间很短,“诗龄”却很长。据说在其当语文教师的父亲熏陶影响下,不到十岁就学着写诗,并且一直保持着诗歌的思维头脑和诗人的纯粹情怀。她都记不清自己到底写了多少诗,因为她把写诗当作了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却也无比寻常的事,随时写、随处写,也随时丢、随处有,根本就没有认真收集着、保存着,以至于她的诗歌更多散落在一些朋友手中、亲人手中、学生手中,甚至毫不在意诗歌是否会署上自己的名字、贴上自己的符号标签。如果不是为了这次出版专集,她的一些诗歌或许又会散失,如同三毛只写书却从不收集自己的书、也从不读自己的书一样。三毛的散漫随性的写作态度给文学宝库留下了很多收藏的遗憾,而方凤华如此淡然不经的诗歌方式,难免也会给嘉鱼留下不少诗果的缺失。
方凤华把自己的诗集取名《怯之灵》,既有几许玄幻迷蒙,又有些微艰涩难解,却正是她“另类”的一种表达。一个“怯”字,十分准确的勾画出方凤华给我的第一印象。而一个“灵”字,又无比真实的体现出我对熟知后的方凤华的本质认识。
初见伊人,方凤华的确是个有点“怯”的女性,她也承认“我是一个天性胆怯的人”。虽然她总是那么毫不经意的说自己的容貌不美丽,总是那么轻描淡写的说自己的境遇不美好,虽然你从表面上真的感受不到她因此而有的半点自卑和消极,但我分明感觉到了一种不甘的压抑、不安的抗拒和不惮的挣扎,她真实的内心其实“怯生生”的躲在坚硬的性格和坚定的意志后面。以至于她每次面对别人时,总是会先脸红好一阵,而眼睛也总是狐疑的观察着周围、打量着眼前人,然后总是安静的躲在人后嘟噜着那张小巧的嘴,好半天才能与人有些许的交流和表达。所以在很多人看来,她不是一个很阳光而通透的人,倒像是玉龙雪山的峰峦远影,朦胧而迷幻,难以看清辨明其真容。
及至我们接触多了,对她“怯”的印象也就消减了很多,这时的她不但不“怯”,甚而至之还很大胆:大胆的述说自己的有些艰辛的经历,大胆的评点全国全省全市全县的文坛诗坛,大胆的表达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认识、对人生百态的个性感触,大胆的表露对谁的好感或者对谁的不喜欢……很直白,不拐弯,更不会留任何情面,时有高论和妙见,令人不得不心服口服。常有辛辣与尖酸,哪管你脸红脖子粗?随着这种交流的深入和增多,你才会发现,她的所谓“怯”只是一种人际交往的防范、心灵交融的抗敏、艺术交流的排异,一旦有了志向的默契、心灵的感应与性情的和谐,便展现出她迥然不同的“灵”的一面,如同她《后记》所言,瞬间就能让人“享受心灵深处的灵动、灵感、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