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3 23:00 阅读(0)
全人
有个谜语,“有儿有女”打一字,谜底是“好”。二孩政策在满足许多年轻夫妇生育需求的同时,也直接让许多家庭“家有儿女”的愿望变为现实。在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儿女双全才是人生的圆满,是真正的好。而在民间,只有父母健在、儿女双全的夫妻,才被尊称为“全人”。所谓“全人”是“全乎人”的简称,他们的身上寄托着人们对追求圆满、完整人生的渴望。
不要小瞧世俗眼里“全人”,至今在许多农村很多场合的重要角色都只留给“全人”。“全人”始终是以一种优越、尊贵的身份出现在一些重要的仪式上,似乎他们就是吉祥如意的化身,似乎只有他们才能把身上的祥瑞复制并传递给别人。在我们老家每逢有婚嫁喜事时,但凡迎亲送亲、剪纸贴花、缝褥纳被、做长寿面等喜庆环节,必是“全人”们包办了的,重要的筵席也要留有“全人”的座位,甚至“全人”家的小小子在新人的炕上、床上躺一躺、滚一滚也能给这家人带来喜气,要是能留一泡热尿在新被褥上更上求之不得,这可是为人家添子添孙呐。有时候,“全人”只是象征性地出席一下,就有丰厚的红包和礼品回报,“全人”端给新郎新娘的一碗普通的面条就有了“白头偕老”的寓意。“全人”夫妻无疑是个让人艳羡的角色,因为人们相信他们可以带来对某种美好寄托的满足感。
从表面上看,“全人”的习俗是传统观念的糟粕,甚至有明显意义上的重男轻女倾向(在只生一胎政策的限制下,传统的“全人”标准受到了一些冲击,以生有男孩的夫妻替代。成了人们折衷的办法),但是如果你认为成为“全人”只是生育方面的努力而已,那就错了。从成为“全人”的诸多苛刻条件便可以明白,我们老祖宗想通过“全人”告诉我们什么才是他们眼里的“正能量”。首先,“全人”需要儿女双全。这个已无需多说,但细想一下,这条标准“重男轻女”和“重女轻男”的家庭都别想蒙混过关,有儿有女、男女平等才是其中的真意。再看“全人”的第二条标准“父母健在”,有的地方还把“父母”拓展到“公公婆婆”和“岳父岳母”。这是教人孝道啊,不把父母双亲赡养伺候好了,只心疼自己的儿女,父母双亲有一个不在了,对不起,就收回你的“全人证”。如果你觉得“父母健在、儿女双全”两条标准还好满足,请看“全人”的第三条标准:必须是原配夫妻!什么意思?就是离异的家庭也取消“全人”资格,离婚后再婚的都不能算“全人”。所以,把离婚再婚当吹灯点灯那样的简单的人,在以前估计是要慎重对待了,你这一离,人就不全乎了,不全乎了就失去了许多原本值得珍惜的优势。不知道,现在熬不过“七年之痒”、出轨“婚外情”等把婚姻不当一回事的人会不会有所醒悟:你的不完整也决定于你对待婚姻的态度!
“全人”除了民间习俗层面的“全乎人”意义之外,也指人格、道德和身体等方面健全和没有瑕疵的人。《庄子·庚桑楚》:“羿工乎中微而拙乎使人无己誉;圣人工乎天而拙乎人;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唯全人能之。”不管怎样,这两种“全人”都有求全的心理在里头。此处的“求全”,并非完美主义者的极端要求,而是教人向善的全心全意全力之举。全,是一种追求,一种导向,一种对人对事、于人于已的要求,也许正是我们在向“全人”努力的过程中才慢慢放下了那些不羁不祥的念头,渐渐补齐了人生的“短板”和“缺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