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悼屈原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1 21:33 阅读(0)
端午悼屈原
方仲贤
诗云:汨罗江畔呜呜声,犹闻屈子在行吟。
端午节这天,应文学朋友周迅盛情相邀,我匆匆坐上飞机直飞长沙后打迪,以朝圣般的虔诚,有幸造访屈子昔日行吟之地——汨罗。
东周庄王七年(公元前690),楚武王熊通灭罗子国,其遗民被迫迁至湘江流域,筑城于汨罗江尾闾南岸,名曰罗城。可见,汨罗一地,正是因水而得名。
汨罗江,水分南北。南名汨水,北称罗江。
主源汨水自江西黄龙岭倾泻而下,穿白石,过龙门,经平江县域静淌悠然而来。从东边新市镇入境,至汩罗市区之北,忽又掉头西折,汇入烟波浩淼的洞庭。罗江,因其源出古巴陵罗内而得名。自汨罗市西北入境,两水于楚三闾大夫屈原怀沙沉江之处——大丘湾合二为一,故名汨罗江。
汨罗江只是洞庭水系中一条普通江流,却又为何能够数千年享誉中外,至今盛名不衰?
无它,因为无论地理、人情、民俗等一经蘸上文字的馨香,就有了流芳百世的载体,行吟坐咏间,便可风华绝代。
屈原因放逐作
《离骚》,使汨罗响誉中外,屈原由此成为湖南的一张名片。
这位冠绝千古的楚国贬官——屈原,以他的旷世之作,将其灰暗的命运和一江清流,抹上了一道经久不褪亮丽的色彩。
端午,为记念这位气宇轩昂,切云高冠,锦衣长衫,腰悬一柄陆离长剑。高视阔步,豪气干云的楚诗人屈原。
由此想到他的悲惨命运,屈原是一个正直敢于说真话的天真,幼稚和热情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为何跳江而死?因为诗人不具备政治家的深沉,老练和冷酷。屈原这个文学家的天真,幼稚和热情与政治家的深沉,老练与冷酷构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
他虽立楚辞文体之始祖,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他但却没有政治家最起码的素质,撒谎和说假话,除此之外还会察言观色,随机应变,投其所好。
屈原算什么?按他的地位一一楚国掌握昭、屈、景三姓贵族的三闾大夫,还担任过和楚王议论国事,替楚王草拟诏令以及接待外宾的左徒。应该属于政治家,但他缺乏政治家应具备的成熟,老练,冷酷,特别是不会撒谎,一味地直来直去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明知朝中靳尚,上官大夫公子兰一伙奸人联合排挤中伤他,他却偏偏要和他们较量,他的处境当然不会好。再加上楚怀王儿子楚顷襄王不大信任他,靳尚又在楚顷襄王面前挑拨诬陷,这样火上加油,终于把他整下课,弄去湘南流放。
屈原沉吟叹息在汨罗江头,国破城毁,望不见郢州,怀着一腔委屈和悲愤,独自一个人在汩罗江抒发他的<<离骚,一个渔夫看见他如此模样,便问道:"你不是三闾大夫么?怎么弄成这个样子?"
屈原回答说:"世上的人都喝醉了酒,只有我一个人是清醒的,世上的人都是污浊的,只有我一个人是干净的,所以才被放逐到了这儿来!"仅这两句话就可以看出屈原不是政治家,只能是个天真,幼稚而富于激情的诗人。政治家最注重的是含蓄和模棱两可。像屈原却一针见血地揭露腐败现实和龌龊小人当道的政治,难怪当屈原力劝楚顷襄王联络诸候共同对抗秦,以洗雪楚怀王被秦国囚禁而死的耻辱时,靳尚乘机在楚顷襄王面前造谣说:"大王没听见屈原数落你么?他对别人说:"大王忘了秦国的杀父之仇,是不孝,公子兰不主张抗秦是不忠,楚国的君臣全是不忠不孝之人,国家很快就要灭亡了。"
楚顷襄王本身就是个昏君,听到这些话如何不气,立即下令将屈原革职流放汩罗。
今天我追寻爱国诗人的足迹来到汩罗,端午节这天,我为纪念这位老夫子,我将老家自己包的粽子扔进江心,让鱼儿不要再啃吃屈原的尸骨,莽莽草木,滔滔江流。在一个举世离殇的日子——农历五月初五这天,我同周迅站在舟头,仿佛看到他乱发长髯,形容憔悴,满目苍然。步履踉跄,蹒跚着一步一步来到汨罗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