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岁月情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0 08:25 阅读(2)
兵团岁月情
□ 浙江 林耀
金色十月,秋高气爽。在这收获的季节,在临海的牛头山,在2017年10月16日,迎来了原南京军区浙江生产建设兵团工业三团十一、十二连兵团建连47周年这一神圣的日子。共忆兵团往事,令人心驰神往;共叙战士情怀,令人心潮澎湃 。
47年前,是历史的必然,还是我们的向往,是祖国的号召,还是出于无奈。总之,是上苍的安排,给了我们一个相识相知一起工作学习的机会。我们这些刚从学校毕业、未涉世事的知识青年,从宁波、杭州、萧山、嘉兴、上海、温州等地,从天南地北,为了一个共同的理想走到了一起。
47年前,当我们离开美丽的西子湖畔、繁华的东海之滨和灯红酒绿的都市,来到偏避冷落的临平山下,迎接我们的没有鲜花盛开的村庄,没有繁忙穿梭的地铁公交,没有高楼林立的百货商厦。扑面而来的是一捆捆圆钢、一盘盘铁丝、一支支烟囱和一队队身着灰服、头皮精光的犯人。从此我们与冲床、炉灶、钳子、螺帽、圆钢、切料机、攻帽机、模子、锻压机、丝锥、榔头相伴,开始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谱写兵团生涯的浪漫历史。
人的一生短暂而又漫长,说短暂,是因为在周而复始的年轮交替中,一生所能占有的时间毕竟有限。说漫长,是因为一天24小时也需要一分一秒度过。
兵团生活的岁月,十分漫长,却又十分短暂。我们的事业和进程,正是以兵团为起点,兵团生活是我们丰富人生的重要乐章。正是在那让人终生挂念的兵团,我们学会了生存,懂得了人生,认识了做人的道理。
正是由于我们,使工业三团26万平方米有了勃勃生机,闭塞的街道有了欢歌笑语。正是我们,“建新”活络板手重登“宝座”,企业不断升级,教育改造工作取得可喜成绩。是我们,传播了文化知识,教育引导一代兵团子弟步入知识的海洋,使他们开阔了视野,了解了中国和世界。
47年过去了,连长、指导员、车间、团部、卫生队、小礼堂、大礼堂、竹壳厂、冲床、炉灶、攻帽、检验、过磅、抬料、切料、夜餐、饭堂、开水房。这些概念已随着兵团历史的结束被人们渐渐淡忘,但在我们聚会的时候谈起,倍感亲切自然,令我们百感交集、荡气回肠。
兵团的工作和生活,在历史的长河中仅仅是昙花一现,但对我们来说,则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年华,那是人生中金子般珍贵的年龄时段,我们都献给了兵团建设事业。虽然这已成为历史,但我们的业绩已在共和国的历史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兵团的历史意义不可磨灭,兵团的战略作用不可替代。党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兵团战友更不会忘记。
岁月沧桑,抹不掉心中的记忆,时光流逝,隔不断当年战友的情怀。战友之情,象酒一样,时间越长,愈是醇厚、愈是珍贵。战友情,就是理解和信任;战友情,就是支持和尊重;战友情,就是宽容和接受;战友情,就是安慰和寄托。战友情是真切的,47年来,不要说在连队一起的日子里,在调回家乡的岁月里,有的至今仍在联系和走动。有喜悦共分享,有困难互相邦,当得知战友生病,就会记挂关切,约在一起去看望,当战友家中受灾,就会出钱捐赠,战友聚会,资金不够慷慨解囊。
战友情是欢乐时聚起来的笑,战友情是困难时伸出来的手,战友情是幸福时同分享的乐,战友情是流泪时靠过来的肩,不论我们过去是否经常联系,不论我们现在是否在一个城市,今天大家前来相聚就说明了战友的情谊犹在。
乡音未改风度添,红颜褪去鹤发染,眯眼相识不相认,定睛看去仍年青。如果说,童年是梦,少年是歌,青年是诗,那么老年就是一部小说,在今天这个难忘的相聚里,留在我们心中更多的则是对青春年华的追忆,对已逝岁月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