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老人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2-02 05:01 阅读(0)
斜杠老人
文/房雨晨
◇
前天吃晚饭时,大姨说已经跟医生联系好了,周三就把奶奶“关”进医院,休养调理,众人一致同意。奶奶一反常态,竟然没“反抗”,看来这段时间她自己也撑不住了,只得乖乖听话了。此刻我才发现:一贯要强的奶奶,其实也有脆弱的那一面。
我想,我的奶奶这个“斜杠老人”最近事多太累了(“斜杠老人”是由“斜杠青年”这个词演变而来,原本是指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年轻人,这里特指身兼数职的奶奶忙碌的生活),去医院休养一下是件好事。今天趁着奶奶不在家,细数一下她的斜杠事迹。
第一重:农民
我家已经拆迁很久了,也算泥腿子上岸了。领到退休金的奶奶不忘农民本色,还要在房前屋后忙碌着农活。不过我家给种地起了一个很特别的称呼——修理地球。我们的城中村拆迁中留下了一块空地,别人不屑一顾,但奶奶却视它为宝贝。真正的做到了无论刮风下雨,无论白天黑夜,都得去上好几趟的境界。一到地里就回不了家了,看看左边的毛豆,挖挖右边的土豆,浇浇前边的玉米,清清后边的杂草……
地里一年四季她都有种应季的蔬菜,以致于我们家不用去菜场买菜照样天天蔬菜不断,我总是觉得自己的饮食习惯偏素食,奶奶是主要影响因素。有时也会引起我们的不满,因为连续一个礼拜都是同一种素菜的事情屡见不鲜,因为这事很好的培养了菜品创新能力:清蒸毛豆节,咸菜炒毛豆,五香毛豆……奶奶的地边有许多外来务工人员,经常趁着夜黑风高去偷上些蔬菜,奶奶白天去就会发现宝贝少了些,回来就会跟我们絮絮叨叨偷菜贼。有时气急了就把菜全摘了带回家,放进冰箱,我们就得吃上一个月。
第二重:打零工
奶奶的办事能力远近闻名,总会有人来叫奶奶去帮忙,帮忙结束后发工钱。她很好的印证了“浓缩的都是精华”,身高一米六,偏瘦,但是力气如同大力水手。奶奶不在家最大的可能就是在外头帮忙搬运东西,清理仓库,帮人搬家。大早上的乘着人家的车出门,回来拿着工钱高高兴兴。有时还会带着些如木板、纸箱一类“战利品”回家。回家后也不休息,拿起榔头就是一顿敲,顺带着会叫我过去帮忙把敲好的小木板放到灶台边上(家里还有着古老的灶台每天都使用)。她看着我每次只搬着五块木板走来走去就会说:“白吃饭了你!长那么大力气一点没有!”絮叨完后,回头又继续处理那一堆木板,投入到连吃饭都可以不顾。
最长久的工作是去一个单位当清洁工。骑着她的小电驴来来往往,电话都顾不上接。我时常吐槽,奶奶的一天得有25小时,最好还不吃饭,跟个陀螺一样连轴转,就不能停下来一会吗。但是看着她拿着工钱高兴的样子,又好像觉得随她去吧,那是她得到价值感的劳动。
第三重:厨师
每天的晚饭,在各个地方上班的家人都会聚到奶奶家吃饭,不去吃饭都得打个电话报备,她根据人数淘米烧饭。当然了,饭量永远都会超过我们的食量,多的剩饭到第二天给爷爷烧成粥吃。奶奶的食堂我们取名“柏娥饭店”,拿手菜一是大锅饭,小年夜吃的赤豆糯米饭,烧两大锅分给亲朋好友;不定时吃的蚕豆咸肉菜饭,会让我来上两碗,后来妈妈单位同事也会组织到我家来烧野饭。拿手菜二是腌制品,挂满一竹竿晾晒的咸肉,一大缸的咸菜,一大缸的泡菜,这些农产品总会有亲戚上门来拿一些或者奶奶送出去。当然,常在岸边走哪有不湿鞋,烧糊的事情也是不少见,归根原因就是那块地比烧饭更重要。菜往大锅里一放,盖子一盖,调料一撒,柴火一塞,拿起锄头就往地去了,管这菜烧成个什么样,直等到我们去厨房闻到一股焦味。问她怎么烧焦了,她会装作没看见,听不见,蒙头吃饭,但裤脚的泥土会出卖她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