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有温度的真情与魅力——读胡大奎《走过四季总关情》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2-02 04:23 阅读(1)

有温度的真情与魅力——读胡大奎《走过四季总关情》

 

 
有温度的真情与魅力
——读胡大奎《走过四季总关情》
 
●左孝本(四川)
 
 
散文有一句精辟的名言,就是“形散神不散”。形式可以是散淡的,随意的,人生中的一起一伏、生活中的一波浪花、大千世界的一枝一叶,均可成为文章的题材。但“神”却是不能丢的,因为“神”是核心,是灵魂。是这神是什么,就是情感。
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曾说过一句经典的话,“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即是说,一篇作品,没有比有感而发、由衷而发的感情更能打动人心。要想打动读者的心灵,就得有“情”。
近日,细品胡大奎《走过四季总关情》的一组(四章)散文,第一感觉就是浓浓的“情”,因而,这种感情是有温度的,这是他散文最主要的特点之一。
人间芳菲事,回首总关情。他散文的标题,就落脚在一个“情”字上,乡音乡情贯穿始终,无论是自驾车走在青山环绕的路上,回忆起老榕树盘根错节的古镇(如《春梦一袭醉柳江》),还是在盛夏里享树荫蔽日、修竹摇风与如碧莲荷的一丝清凉(《盛夏上里享清凉》);无论是回味川北家乡因岁月沧桑而引发的惆怅乡愁(《秋吟翠竹寄乡愁》),还是信步梅林花海,观雪花与梅花共舞,一起听雪赏梅的快意(《寒冬幸福思梅香》),莫不以情为经,以情为纬,去编织万般灿烂的心理世界,任其驰聘情怀的天地。过去的东西已经是历史,有看过的秋天长水,有脚踏过的小道山路,有歇息于仙人居住小镇等等,但历史是碎片的花,却都能积淀起来、物化起来、情感化起来,以情写景,以景抒情,把隔山隔水的远,用“长镜头”或“变焦”镜头拉近;把隔着光阴的远,用追忆怀旧的情感拉近;把隔着时空的远,用乡音乡情拉近。于是,情感这个东西,着实令作者回眸与怀想。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还有一条就是“莫始乎言”,即优美的语音。品读胡大奎的散文,觉得语言的优美是其第二个特点。
这种优美的语言在四篇散文中比比皆是。写青山环绕、绿树葱笼的古镇柳江,“驻足杨村河上的柳江石拱大桥,遥遥望去,似眉如黛。八面山耸峙逶迤,五凤山苍翠欲滴,柏木岗林海茫茫。登临玉屏山,伫立搁鼓崖,东观八面晴岚,西眺瓦屋飞瀑,北望皑皑雪山,南瞻峨眉佛顶。清风拂面,百鸟啁啾;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再加上“望”“登”“观”“眺”“瞻”五个动词的叠用,语言更有活力。
又如《盛夏上里享清凉》,写雅安的上里古镇:“寻觅清凉消暑之地。车行途中,沟壑壁立,山岚滴翠;云雾绕绿,流溪唱水;树荫蔽日,修竹摇风;草尖鸣蝉,花蕊舞蝶;农舍列列,荷叶田田……一丝清凉,破窗而入。欣欣然,悠悠然,脑海中突发一句:此景仙人居住处,几多凡夫于此番?”排比句式的运用,有“翠竹摇曳风领路”的流畅。这种佳句不乏其例。
第三个特点是有意境。山水画讲究意境,诗词讲究意境,好的散文也讲究意境。何谓意境?简单说来,就是情与景汇,意与象通。也就是指文艺作品中客观景物和主观情思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即情景交融。
在胡大奎的散文中,只有稍加揣摩,就不难发现其多层次的意境。如《春梦一袭醉柳江》,如梦般地写出“山,是柳江古镇的骨。”细细品来,一种高远宏阔的意境在心中生出,令人体会到柳江“柔美的骨和柔美的魂。”
一些景物描写更见其意境的高下。写水,是柳江古镇的魂。“柳江之水,清澈见底,碎石游鱼,静动相宜。”“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一种清幽柔美的意境跃然纸上。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