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的故事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2-02 04:04 阅读(0)
扇子的故事
作者简介:俞肃平男 笔名 渔翁 浙江诸暨市人,浙江国翱律师事务所二级律师、《浙江律师》杂志特约撰稿人、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嘉兴人夏天常用的几种扇子,在如今的市面上几乎是绝迹了。
一种是用马粪纸吊扇。
这种马粪纸吊扇,用材很简单。用几根细竹子或几块簿木板,做成一个“田”字架或一个横着的“日”字架,将两张做手工用的马粪纸,按架子大小包在竹子架或木板架上外面作为扇面,用两条细麻绳拴住扇面四个角,然后拉向扇面中间打个结,用于平衡扇面(类似做风筝时的平衡线),至此,吊扇扇面已经完成。再将吊扇扇面一端悬挂在梁上,然后到缝纫店里讨一个比较大的木轱辘(当年缝纫机线轱辘都是用木头做成,线用完后成废品,大小不一),用一根铁丝串在木轱辘的孔里,作为滑轮固定在梁上,再用一根麻绳连结平衡线串在线轱辘上,一把吊扇就成了。
使用马粪纸吊扇时,需要有人一拉一放连结平衡线的麻绳,造成扇面象荡秋千一样上下摆动,引起空气对流产生风。摆动幅度越大风就越大。记得小时候去剃头,剃头店就常挂着这种自制的马粪纸吊扇,好象有店员专门是拉放这个吊扇的。手拉累了,就用脚拉,坐着、站着、躺着拉都行,自拉自扇也行。杂货店里也有。至于百货公司有没有,我已忘记了。当年,我哥在家里也做过一个,让我们兄弟轮流拉,效果很不错。
另一种是普通老百姓经常用的,有的人叫它是“蒲扇”,有的人叫它是“芭蕉扇”,就是济公活佛手中、铁扇公主用的那种。
蒲扇是一种叫“蒲葵树”或叫“芭蕉树”的嫩叶晒干、修剪而成。每当夏天来临之际,海宁几乎所有杂货店里都会出售蒲扇。蒲扇几分钱一把,由于价格便宜,大人们几乎是人手一扇。小孩是不会给他买的,一来是因为经济问题,二来小孩好象不怕热。小孩即使热得满头大汗,他也会跑到大人身边,让大人帮他扇一扇,然后再去玩。好象丰子恺先生画中就出现过类似画面。
考究点的人家买回家后,会将蒲扇的四周缝上一圈布条,这样能让蒲扇四周的竹条不易脱离扇面,使蒲扇耐用一些。缝好后的蒲扇再用箱子压一压,使其外观更加平整好看。
每当盛夏,年纪大的男人、女人出市、串门,喜欢将蒲扇插在后腰裤子里,以便随时取下来,用来遮阳,扇风,驱蚊拍蝇。白天吃饭,晚上纳凉,人们轻摇蒲扇,扯一些家长里短,伴随“啪啪”的扇子拍蚊声,形成一道温馨的、独特的平民生活风景。
那时的蚊子好象比现在多得多,晚上睡觉前,大人小孩几乎都会在放下蚊帐时,撩开蚊帐用蒲扇使劲扇风,将帐子内的蚊子赶走,然后钻进帐子里边摇着蒲扇边睡觉。人睡着了,扇子几时掉在床上也不知道;有时,摇扇的人会被扇子掉落在床上的“啪嗒”声所惊醒,惊醒后便会拿起蒲扇再摇几下,再沉沉睡去。
天凉后,好一点的蒲扇会被大人们压在箱子底下,以便来年夏天再用;破一点的,则成为生煤球炉或生煤饼炉加大火力之用。
杂货店里卖的另外一种扇子,叫麦草扇。
麦草扇是用大麦秆顶端一段编织而成。制作时,用两根细细的竹丝为骨架,将数条麦秆沿竹丝编成一条宽约1厘米左右、扁平的扇条,再将扇条缝成圆形扇面,扇面大小根据各自需要。再用一些画有花鸟鱼虫、寄托情思词组的圆形刺绣为扇心,并用透明纸包住刺绣与麦草扇面缝住。编织扇面时,如果再用几圈染成彩色的麦秆交叉编织,那整个扇面更是赏心悦目。扇面制成后,再用毛竹削成寸把宽、半尺长的竹片,再将竹片剖开一半,将竹片正面临扇心处截短,形成前短后长的竹片夹子夹在扇面缝上成为扇柄,精致一点的,再在扇柄上雕刻上一些字画,一把类似工艺品的麦草扇就做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