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绿与黑(节选)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2-01 06:36 阅读(0)

 前言

 
绿与黑(节选)
 
儿时的记忆
 
乡愁是什么,可能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的清新、醉美,可能是“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的悠然、恬淡,可能是“草原策马奔腾来,牧野听风任平生”的辽阔、壮美。
 
对我而言,故乡虽没有青山、峻岭与草原,却也有大河、田野与绿水。儿时村子后面有条河名为沙河,每个酷暑的傍晚,三五成群的小孩在河边打闹玩耍、嬉戏弄水,七八个妇女在一旁清洗着衣服,白浪粼粼、绿草护堤,心旷神怡、确属美哉。河水之清澈,让人忍不住游到河水中间畅快痛饮几口,那甘甜清澈,令人难忘。后来,随着上游化工厂、钢铁厂的大量排污,河水污染愈发严重,游泳的、玩闹的越来越少,喧嚣的河边早已人迹罕至,欢闹之景也不复存在。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是发展的过程中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强化,一些地方水土流失、植被退化、污染严重,生态环境苦不堪言。根据环境经济学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发展远离了“千里莺啼绿映红”,远离了荷塘月色处处蛙。我国正处于改革的转型期和环境矛盾的爆发期,人民群众在钢筋水泥的困顿中、车水马龙的拥堵中、高楼大厦的夹缝中,更易激起乡愁的波澜。要实现“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发展,就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让绿色成为常态。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坚持转化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绿色发展。
 
------
------来源于网络
 
对绿的垂爱
 
在诗词歌赋中歌颂绿,歌颂田园美好,无论是“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宁静致远,还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苍茫辽阔,抑或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收获之境,都凸显了古人对绿的钟爱,对优美环境的喜爱和颂扬。例如唐代贺知章的这首《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句表达了初春的柳绿、和煦的春风、欢快的心境。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不是人工的力量,而是和煦春风的杰作。苍茫的冬日过后,初春的嫩柳的那一抹绿,扫荡了灰霾和沉重,带来了惊喜和欢愉。
 
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
 
这一篇朱自清的散文《绿》更是令众人称道。当时26岁的朱自清任教于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在工作闲暇之余,常和友人去梅雨潭游玩赏光,惊叹于梅雨潭绿的温润、可爱,在多次细致游玩观察之后,深情地留下了此篇美文。文中,朱自清详细地用拟人的手法描绘梅雨潭的魅丽风光和自然之美。整篇散文充满着作者感慨无尽的情意、细腻浓郁的情感、丰富诗意的想象力,加上令人称道的艺术加工,为我们描绘和展现了绚丽、神秘、令人向往的人间美景。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