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浅说“老师” | 九月话题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19:01 阅读(0)

浅说“老师” | 九月话题

 老师,古称“夫子”或“先生”等。第一个用"先生"称呼老师的,始见于《礼记.曲礼》。先生,本只用来称父亲和兄长,指的是人生最值得尊敬的人。《论语》载:"有酒食,先生馔",意思是有了酒食,要孝敬父兄。把老师称为“先生”,与“父兄”相齐,可见那时教师地位之高。

儒家把尊师视为国策:“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儒者重师君并论,“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后来荀子把“师”纳入了“天地君亲师”系列。直指“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当古代的臣子担任天子老师时,天子就不能用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老师,而是“屈万乘之重”乖乖低头“执弟子之礼”。孟轲见了梁惠王,牛气十足地教导他如何大兴“王道”,接着指斥梁惠王,未能尽君主职守,致使百姓饿死,就如同拿着兵器杀了人,却说是兵器杀人,不是我杀的。文中孟子的师者风度让人敬佩,但那梁惠王的君王心胸以及当时社会的开明程度足以让人震惊。
魏晋至唐初,三百年间重教风气凋落。柳宗元说“由魏晋以下,人亦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因为魏晋取士制度是“举贤不出世族,用法不及权贵”,官场是“接班”制度,寒门知识分子没有出路。老师无足轻重,这确实是中华文明一段黑暗期。
尊师时代,历代才气纵横的大家,四方之士皆来求教,学生视师如父,“程门立雪”即为其中经典。老师死后,弟子要服丧三年。孔子卒后六年,弟子子贡依然守坟不移。朱熹死后,弟子会葬者千人之多。“言而不称师谓之畔(叛),教而不称师谓之倍(背)”不尊敬老师就是背叛,明君不会接纳你,你在社会没有立身之地。
 
------
 
那时所谓的“师”,并不是单一的指学堂之中教授学业的人。“术业有专攻”,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成为老师,这个传统也被今天承续。儒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人要“见贤则思齐”一辈子学习。孔子就曾向老聃问礼,向苌弘访乐,向郯子学官,向师襄习琴。
话说回来,古时尊师,受尊敬的只是那些“一代宗师”“天子之师”,和孔孟等“万世师表”,他们是人类精神的顶层设计者。但不论是统治阶级内部,还是在读书自己心中,并不是尊崇所有老师。
对于老师的定义,韩愈的“传道、受业、解惑”之论是没人逾越的权威论说。就连韩愈也对只教句读,不能传道、解惑的“童子之师”,就是那些教书匠,也大为贬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后代流传的《老先生讨学俸》就是“童子之师”等下层寒士温饱难安,人格不完的实况。其实非独中国,在国外,这类只能照本宣科的老师地位一样低下,就连古希腊这样的文化之邦,也把这些底层老师称为“教仆”,虽教孩子文化,但身份依然为奴,随时可以贴上标签到市场拍卖。无论中外,教师光靠拾人牙慧,重复前人的“道”别人的“业”,没有自己的学术,旗子再鲜亮,也永远没有真正的尊重。
韩愈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曾国蕃《求阙斋读书录》解读为:传道谓修己治人之道,授业为古文六艺之业,解惑为解此二者之惑。这算是简洁而经典的解说。对于老师而言,传道是第一位的,授业次之,解惑再次之。
曾国藩认为,所谓传道。就是传儒家“修己治人”之道。“尊师重道”既是要求学生怎么去做,也要求老师既“传道”也要践行“道”。言传身教,立己达人。所谓授业。是要学生掌握生存方法,来实现自我价值。授业是传授学生从业的技能,生存之道。韩愈并没有唱高调,说读书只为理想不为就业。一个人衣食不周,一切追求肯定难以存在。所谓解惑。就是解“道”之惑,解“业”之惑。人非生而知之,谁能无惑?连孔子也要向老聃问礼。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