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的翻身馍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09:40 阅读(0)
隐士的翻身馍
文字:飞花
隐士昨晚打电话说:明天中午过来吃饭吧。
家里整修好了么?
是的,可以开火了。
OK。
翻身馍是一定要吃的。从夏天到冬天,隐士忙忙碌碌操持,终于把家里修葺一新,并且加盖二楼。在高楼林立的北店街,这个小两层那么微不足道,但对于他来说,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也是一项值得骄傲的工程。
因为一楼,是他父亲在世时给他们安的一个家。他们兄弟姐妹在父亲的庇护下开枝散叶,渐渐长大。三十年后,隐士继承衣钵,加盖一层,又亲自为他的儿子安排了住处。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吧。隐士常常说:孩子快谈恋爱了,如果带女朋友回来,家里不能过于简陋和寒酸。所以,挵折老腰,也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说得过去的家。
说可怜天下父母心也没什么意思。因为天下父母都是这个样子,这并不值得宣扬和表扬。但一定年岁之后,人们或许可以沿着时间的轴线回忆父辈当时的勤苦和付出。父辈们在困顿萧条的年代所给我们创造的,就一个家庭来说堪称伟大。一砖一瓦甚至要亲力亲为,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进行商品交换。
中午下班之后,信步行到隐士家。除了大娘,隐士夫妇,三儿和她孩子外,没有别人。我问没有约别人,他说给宣打了电话。
我知道隐士从来没有把我当外人,是把我当做家人来对待的。
小嫂子和艳蓉烙的翻身馍非常好吃,外焦里嫩,泡着从西一街舀回来的羊汤,还有四个凉菜,我们就开吃了。说着旧时的人,旧时的事,说着现在的人,现在的事,除了感慨,更多的是唏嘘。
在这个院落,九零年暑假梁伯曾让我在这里老老实实呆了一个礼拜,让我读矛盾论,实践论等。语重心长告诉我人间的险恶与阳光,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点点滴滴,试图把他一生戎马生涯里的跌宕风云做个简单的概括,把浓缩的经验和教训都传授下来,避免我们走更多的弯路。
房子整修竣工,也算了了隐士的一桩心事。虽然工程很小,但对他来说非常浩大,为什么呢?这几年,应该说这很多年,各种原因使然,没有赚到太多钱,还有两个孩子在上学,致使生活紧紧巴巴。但隐士一直在努力,在尝试,试图扭转乾坤。人只要积极向上向前,只要肯付出不惜力,不说大富大贵,衣食无忧还不是什么问题。
窗明几净,坐在暖和的厨房里,恍恍如小阳春似得。看着阔达的玻璃窗,想起了我父亲年轻时盖的房子时没有玻璃的窘镜。上屋是父亲三十岁的杰作,79年。然后83年,他不辞辛劳,竭尽所能,在三十四岁,又盖了两层小楼。那座小楼房在我们北店街村是第一座,用现在的话来说我家的房子非常拉风。
我们当时小,还了解不到,体会不到父亲到底付出了多少汗水和血泪。毛坯房弄起之后,父亲可以缓口气了。我清楚记得旧格子窗户上没有玻璃,但我们贴几张彩纸或就画报封面就可以过冬天了。那种小幸福也会让我们非常雀跃。
现在回想起来,是盖房子掏尽了父亲的所有,强弩之末,真的是一丁点儿辅助工程都没钱子儿搞了。
记得是一个炎炎的夏日,岭上麦松伯顶着烈日,拉着一架子车细碎的玻璃来了。他跟别人在工地上招呼工程,这都是工地剩余的废料,但在我们这里都是宝贝。我们一家人把豆腐块玻璃下在院子里,在麦松伯的帮助下,用玻璃刀裁来划去,像一个精巧的裁缝,把玻璃或斜或正拼在一起,窄的3公分,宽的6公分,硬生生把所有的窗户换成了玻璃窗。
滴水之恩,让我感受到父辈们友谊的伟大。我也知道,这是我值得尊敬的一位伯伯。物是人非,现在他们弟兄俩都不在人世了。然而,老家窗户上的玻璃还在,他们的相互敬重,相互帮忙,亲如弟兄的友谊还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