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四个疯子故事看社会的病态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03:25 阅读(0)

四个疯子故事看社会的病态

 顾乙,现居成都,喜欢文字,写作多年,有些刊发了,有些在箱底,写作能静心能磨人能传世,不信你也可以试试。个人微信公众号“黄金时代”[GA-1119]

 
 
乡间疯子
 
某日,时近午夜,友人转来一则新闻,说的是有点疯癫的母亲对孩子的虐待,弄得孩子遍体鳞伤。友人觉得这个社会怎么会变成这样子,戾气太重,不能理解,让人难以承受。
我说,也挺正常的,一个社会不可能完美,可能是最近这类事件堆积,一下子放大了。并说我在乡间就见到过很多疯子。这样一说,其实蛮想写写昔日所见。有时候一些闲聊就是触发因子,让你不知所措地想到其他。但却不知从哪一段说起。姑且勾勒为之吧。
 
“疯子”在乡间不是什么好的称谓,甚至是骂人的专称。两家人吵架,一家帮腔的可能会说:“你跟他说啥嘛,那是个疯子,你跟他吵,你不是也变成疯子了吗。”见到疯子也是躲着走,最好不接触,不要去招惹。这是大人一再给孩子的告诫,因为他们担心疯子不按常理出牌,万一把你弄伤了人家也有不负责任的理由:谁喊你去招惹疯子的,你不招惹他他肯定不会理你。于是他们成为异类,成为笑柄,成为其家人的羞辱和负担。
 
印象中最早的一个疯子是一名女性,只见过一次。那时节大概是夏日的午后,因为我记得要睡午眠(这是学校的规定)。中午吃完饭,教室外边闹哄哄的,一问,说是外面来了个女疯子。小学学习也是枯燥的,于是大家争相出去看女疯子,全成了迅哥儿笔下的“看客”,也就顾不上大人的告诫了。女疯子长得还挺漂亮,穿得也干干净净,乍一看也就一正常人。但是她立马就疯言疯语起来,指着一个同学说:你你你……考大学……啊哈哈哈哈……(大致如此,后面说了什么现在也记不住了)吓得那个同学赶紧退了几步。她边说又边跳起舞来,和着嘻嘻哈哈的笑声,虽然是大白天,也还是怪瘆人的。
正午的阳光透过杨槐树的茂繁得的细叶滚落下来,更添几分神秘。好在人多,大家胆子也变大了。有些同学还故意挑逗她,问东问西的,有点把她当小丑一样对待。不时,有同学认出她来,说是某某的姐姐,把某某叫了来。那个同学来了,赶紧把疯子姐姐拉到一旁,同学们也散开来不再对女疯子形成包围之势。这时候一名大叔气喘喘地赶到,呵斥了女疯子一顿,骂她为何又跑出来了,喊她别闹了,不然回去要挨打。女疯子见了大叔,立马收起了她的“表演”,颇有惊恐之状。原来大叔是她父亲,某某是她堂妹。
放学回家后,添油加醋地向母亲颇渲染了一番当日在学校所见。母亲一对比,说是某家梁(与我们这边隔着两条大河沟)某姓之女,姑娘长得挺撑展(漂亮)的,原来成绩也很好,但是好像高考考了三次没考上大学,就疯了,好端端的姑娘,怪可惜的,真是命不好。那之后,女疯子,也就是某家梁这个命不好的姑娘,再也没来过学校,也没在村里出现过,许是受到家人的严加看管吧。她后面怎么样,大家也早已遗忘了。
 
文城是个走村串乡的疯子,他的故事在几个乡之间传开着。说起来,他还是我亲戚的亲戚,也算是沾亲带故了。
对于他,最早的记忆似乎是小学时一次放学后。一群学生奔着小店方向的整块空地而去,说是文城子来了。大家都拼了命似的往前冲,怕迟一步就看不上了。简直像是跑去看戏。不时人群就围成了圈,文城在中间。他是个大鼻子,皮肤有些泛黄,一头蓬松的头发卷曲着,在黄昏的残阳映衬下颇有几分艺术家气质。但是他驼着背,穿着不合身的又长又肥大的裤子,加之身材矮小,上衣脏兮兮的,也就类于乞丐,显得很邋遢,全不像个三十好几的精壮汉子。人们离他很远,不愿靠近,仿佛怕沾了霉气。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