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之毒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30 00:58 阅读(0)
【扉页墨香】书之毒
文/菜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书跟药何其相似,药能调理治疗生理上的疾病,兼有保健的作用,是身体的良朋。书能治疗心理上的问题,排解内心的忧伤,人从书中汲取养分,使思想渐趋成熟。
我这里说的书,不是专业知识方面的书,而是课外书。专业知识与课外书就好与饭于药对人身体的影响。饭是维持身体正常发育之必须,药则是出于某种需要才主动寻找,专业知识的书是维持工作基本技能之必须,而课外书则是饱暖之后的精神追求。
但就如同是药三分毒,是书也三分毒。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书之毒性要远大于药。药之毒,大多数说明书上都会说明有哪些副作用、医生也会叮嘱一些注意事项,而且很多事后是可以想法抑制或者消解。书之毒的可怕之处在于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杀人于无形。在不知不觉中控制你的思想,影响你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你在汲取养分的同时,毒液悄然侵蚀你的灵魂。
当然,人可以靠阅历慢慢增强对书之毒的抵抗力,甚至可以慢慢具备排毒的能力。但至少当你年幼无知时,没有人指导,你无从判断一本书该不该读;或者像我们小时候,书少的可怜,根本无从选择。周国平先生说:“读一本好书,共鸣与抗争并存。”是必须在一定阅历之后的。而即使你有了一定阅历,当你读一本书之前,你也根本无法知道这本书有无毒副作用,倘若真的有毒性,也好像跟喝醉了酒再吐出来一样,要难受一阵的。我的读书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明。
我的读书经历,带有明显年龄特点与时代特征。
小时候除了从课本上学到一些古诗词,最早接触的一些课外书,慢慢淡忘了。现在脑海里记忆深刻的是《水浒》、《三国演义》,大约是小学三年级开始吧,先是连环画,图文并茂,我都收集了全套的,后是各种版本的小说。那时最得意的事就是一百单八将的姓名绰号背得滚瓜烂熟,《三国》里则最喜欢背各种人物的表字。不同的人从这两本书里得到不同的人生观:我记得有一个朋友就很欣赏曹操,他的处世哲学也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并且很好的应用在生活当中。也有很多人,学到了里面的两面三刀,尔虞我诈。而我,在单纯如一张白纸的年龄,深深浸入骨髓的是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异姓兄弟之情;是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的义薄云天,是华容道义释曹操的有情有义;是诸葛孔明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读《水浒》,学到了两肋插刀,视金钱如粪土。有正义的能量,但也不乏糟粕。“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就是怕书里的这些糟粕毒害到读者吧?
那时,之所以这两本书看得多,是因为没得选择。这些东西,在我幼小的心灵上打下深深的烙印,成为了我处事原则的基本结构,为此吃过苦头,但也交到了很多知己。估计70后都跟我有相似经历吧。70后远比80、90后重情重义,原因也是那个年代书的影响。费尔巴哈说: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从读书来看,是有道理的。
中学时,已经开始具备选择的能力,而且有选择的机会了。 初中时金庸、梁羽生们铺天盖地,霍元甲、陈真、琼瑶间杂着一些唐诗宋词论语,那时男生之间偷偷传看的一本手抄本,算是最初的性启蒙吧。高中时学习比较紧张,多看一些快餐性质的书,比如《读者》、《青年文摘》,也因此迷上了邓皓;那时恰好又是朦胧诗流行的年代,也因此喜欢了一段汪国真。现在想来,高中正是对爱情、对前途半是清楚半是茫然的年龄,这种阅读嗜好自然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