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昆虫老师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22:36 阅读(0)

 韦国华:昆虫老师

我说的也许您不会相信,昆虫怎么能被称为老师呢?但我一直认为昆虫甚至动物,它们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道理、科学乃至哲学思想,多了去了。不是有一门学科叫“仿生学”吗?我小时候常去小溪捉螃蟹,有的大螃蟹的一对大夹子左右两只不一样大,一只很大,另一只很小。大人们告诉我,那只小夹子是大夹子断掉后又重新长出来的“小手”。我看到有的人胳膊断了却未能长出新的胳膊来,就心里想:我长大后要研究螃蟹长出新胳膊的原理,让断了胳膊、断了腿的人,重新长出新的胳膊、新的腿来。嘿,讲远了,我还是回到“昆虫老师”这个主题上来吧!
 
 
 
有一种昆虫,我们乡下叫它刀郎,它的正规名字叫螳螂。螳螂是很厉害的昆虫,在我们乡下老家的玉米地、豇豆地里多的是。它能抓住、制服比自己身体大的昆虫。比如大青蝗虫。当它用一双锯齿式的大手抓住大蝗虫后,为防止大蝗虫用其带倒口刺且十分有力的大腿划开自己的肚皮,就必须立即杀死大蝗虫。螳螂不会手忙脚乱,而是沉着冷静,它会立即撕咬蝗虫后颈部的淋巴,咬断蝗虫能控制全身力量的中枢神经,结果大蝗虫很快就全身瘫软,再没有任何反抗的力量,任由螳螂大快朵颐了。
 
 
 
蟹蛛与蜜蜂相比,显然不是蜜蜂的对手。但它们一经交手后,那种带毒的蟹蜘会立即将自己的尖爪扎进蜜蜂的颈部,让蜜蜂立即瘫痪,再也无力用它的针刺扎破蜘蛛的肚皮了。
 
我不知道螳螂和蟹蛛是不是在一个培训班里由同一个教师教的,它们制敌的手法几乎相同,就是:善于抓住事物和矛盾的关键所在,利用自己的优势克服对手的劣势,即使对手强大,也能取得完胜。
 
 
 
有一种野蜂叫胡蜂,这种蜂里有的笨一些,有的聪明一些。聪明一些的胡蜂会动脑筋,有一点创新的精神。
 
胡蜂喜欢在地下做窝养育后代,在地面上修了一个圆形的小洞作为出入之门。如果我们用一个大玻璃罩罩住洞口,就会让里面的胡蜂出不来,外面的胡蜂也进不去。大部分胡蜂比较笨,在玻璃罩里面的只知道乱飞,要么累死,要么还剩几口气爬回窝里。外面要飞进去的蜂,笨的一次次撞向玻璃罩,只撞得眼冒金花,但有的就不那么蠢,它们想了想,觉得完全可以在玻璃罩底部的沙土里打一个里外相通的洞子。结果这部分比较聪明的胡蜂就打个洞钻进窝里去了。这种会在玻璃罩下打洞进窝的胡蜂用它们的行为告诉了我们:做事情不要盲目地硬干,苦干还要加巧干,做重要的事情,要多想出几套方案,一套失败了,还有第二、第三套呢,这样成功的概率就更高啦。
 
 
 
昆虫也能当我们的反面教员。在我们家所在的小区,不知物业公司从哪里弄来一些捕捉苍蝇的塑料绳织的网兜挂在小树上。网兜口朝下并向内收敛,成为小口朝上的通道,在口子下面吊一个小盘子,小盘子里放一些苍蝇喜欢吃的食物。吃饱的或相互争夺的苍蝇见上方光线好、有通道,就一下升起飞进上面的网兜里。飞错了方向、走错了道,其实也没关系,改正一下,返回就是了。但进去后的苍蝇不懂得应从进来的那个小通道再飞下去,似乎坚决死不悔改,就只能在网兜里乱飞。几天过去,落在“法网”中的它们便耗尽能量,纷纷掉落圆环状的网兜底,堆在一起死掉了。
 
 
 
它们的死亡代价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那就是,不要见利就上!靠自己合法劳动挣到的利益,不会伤害自己,而且还会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如果是不正当的利益,往往就会有许多的陷阱,就要坚决拒绝,别看那些利益获得时很是享受,很是快活,前方似乎道路光明而畅通,实际上那是一条自我毁灭的不归之路啊!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