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俚已消逝的行当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21:14 阅读(0)
乡俚已消逝的行当
随着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青岛的三湾三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改革开放后,乡俚百姓多年居家和使用的器具发生了变革。居家和器具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它陪伴“齐长城”侧畔这方乡民度过多少艰苦岁月。如今伴随着农业机械化,或废弃或淘汰,已不再是“新三年,旧三年,修修补补又三年”的时光了。随之,当地许多行当已趋湮灭消逝。这些已经消逝的行当,充分显示了胶州湾周边、大沽河流域,乡俚百姓的勤俭节省和聪慧纤巧。
已消逝的行当有:锔匠、石匠、铁匠、锡匠、银匠、染匠、木匠、篾匠、泥匠、画匠、焊匠、卦匠、医匠、风匣匠、剃头匠、裁缝、茶炉等。即将消逝的有:磨匠、锁匠、鞋匠、白铁匠等。“匠”:指有专门手艺的巧手能人。他们赖手艺谋生,走乡串户。在当时城乡草根百姓的日常生活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1、锔匠:锔碗补锅。民谣唱词:“王大娘呀,名秀芳呀,锔盆子锔碗锔大缸呀。”“锔”:用“锔子”将破碎的器物整合起来继续使用,多用于陶瓷。“锔子”是用铜铁制成的,扁平有钩的两脚钉。生活艰苦的年代,盆盆罐罐,盘盘碗碗,碎了,不舍丢弃;买新,囊中羞涩。只有锔起来,凑合使用。“锔匠”挑一担,两头木盒里各有专用物什。将破碎的残片对准缝隙,两边钻眼,镶以“锔子”。俗语:“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锔匠手把摇钻,木柄带钻头,上缠麻绳左右拽动。“锔子”扣准,小锤轻敲,石膏塞缝,不时立就。“锔子”有大有小,小的铜制,镊子夹取,多锔细瓷。大的铁制,用于缸盆。锔过的器具牢固如初,依然可用。“补锅”:分铆,锔两种方法。“锅”,在那个年代,对一家人的生活至关重要。乡民俚语烦心事:“破锅漏屋病老婆”。锅破了,不能做饭,列首位。解放初期抗美援朝,物资奇缺,铁锅无处可买。只有补漏,将就使用。锅破的严重,要用铆钉将一厚铁片从外面铆住。锅破的轻微,要用铁制的大“锔子”,紧紧锔牢裂缝。“锔匠”,锔碗补锅。给乡俚百姓解决了生活上的大难题。如今的“锔匠”手艺,只有在文物修补市场还能不时见到。其余则销声匿迹了。
2、 石匠:盖屋垒基,修碾凿磨。乡俚百姓盖屋,打地基必用石料。尤其外层,石料围边,里面杂以乱石矸坸。外层石料需专人打凿,石匠应招而来。肩背褡裢,锤凿钎杆一用俱全。规划尺寸,挑石选料,就地打凿。那个年代多为草屋,除地基四周,一律土坯垒就。石匠作用有限,但不可或缺。
“碾”、“磨”,是当时农村必用之物,需人工推动。“碾”,一巨大石磙子,围绕石碾盘转动。一些粮食,如谷豆一类必须碾压去壳,方能食用。“磨”,青石凿就,大小不一。圆圆两层,上下相扣,内凿沟槽。米麦从上层一圆孔倒入,推着磨盘转动,即可磨出面粉。碾磨使用频繁,极易损坏,需石匠定期修凿。石匠手握凿子抡锤,一一修整。这活,不是任何人都能干。“碾”、“碾盘”修不好,粮食碾不碎。“磨”、磨盘凿不好,干磨不下粉。乡俚石匠,一锤一凿,连接千家万户,绝非虚言。更有石匠善凿刻碑文,富庶人家,时时请来为故去先人刻碑立传。这些石匠懂书法,知文理,会临摹。字文铭记,无论放大缩小都能雕凿碑上,原文展现,一丝不苟。有的还能雕龙刻凤凿花,他们比一般石匠高出一个档次,收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