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出边关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18:51 阅读(0)
明月出边关
汽车穿行在准噶尔盆地东南部广袤的土地上,一路向北,地貌、风景变换中展现出疆域的辽阔,没有收割完的庄稼地,夹杂着深黄和浅淡的绿,带着秋天的味道。公路穿过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绵延起伏的沙丘上点缀着各种植被,少了浩瀚,多了希望,防风固沙取得成效,沙进人退的历史正被改写。古老的将军庙戈壁焕发出青春,成为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北塔山山脉无穷无尽,在纯净的蓝天映衬下,五彩斑斓,有点干涸,不是很纯正的黄绿,好像能渗出矿藏颜色的暗红,老年斑一样,斑斑点点的黑色.....,是大自然巧夺天工的杰作。在这块神奇的土地,有魔鬼城、硅化木、恐龙沟、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生动地记录着亿万年的变迁。
路好像没有尽头,盘旋弯转中,几栋楼房孤零零的矗立在山前,这是兵团第六师北塔山牧场团部,也是方圆几百公里的中心,没有想象中的繁华热闹,医院、宾馆都显的清冷、寂寥。办公楼前的树下拴着一匹马,有些突兀。北塔山医院有"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李梦桃,他扎根几十年,走遍了牧场的每道山岭,累计行程26万多公里,救治病人2万多人次,接生800多个婴儿,被誉为"哈萨克人民的好儿子"。团场有寄宿制小学,一队学生从路边走过,他们是牧区的希望,也是未来的栋梁。
车终于抵达了乌拉斯台口岸,秋天的夕阳已经失去炙热,边境的风带着一丝冰冷迎接着我们,天空是没有杂质,干净均匀,浑然天成的蓝色,映衬着红褐色的山像一座浮雕,凸显出来。夜幕降临了,笼罩住苍茫的北塔山,一切都开始沉睡。
迎着边关的朝阳,我们前往位于中蒙边界的163号界碑,白色的围栏,暗红的底座,花岗岩的界碑两边分别雕刻着中蒙两国的国徽和国名,在群山的环绕中庄严而肃穆,这是国家领土的标志,也是国家主权的宣示。界碑旁边是一条连接中蒙的道路,分界点很有戏剧性,我们是柏油路,蒙古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油土交汇处就是分界点。这天是9月18日,9.18事变84周年,早晨在微信圈里看见好多纪念的文字,感动于国人不忘国耻,缅怀先烈的情怀,而此时此刻,我站在边境线上,更加真切的感受到祖国的强大,民族的昌盛,无法言喻的骄傲和自豪充斥在胸间。
车沿着国境公路驰去,公路边是一道没有尽头的铁丝网,在太阳下泛着银白色的光,铁丝网就是分界线,维护着领土的完整,也减少边民和牲畜越境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沉寂的大山、光秃的山坡、贫瘠的草地,几颗白杨树根深深扎在山崖上,倔强而又顽强的挺立着,看不到牧人和羊群,偶尔有一只小鸟在天空划出浅浅的痕迹。由于干旱,乌拉斯台河河道已不及原来的一半宽,清澈的河水缓缓流淌着,让寂寞的山谷变得生动。
在和暖的午后阳光中,我们沿着台阶走进高高的边防哨所,闷热的哨楼上,三名年轻的战士手握钢枪,屹立不动,他们每天要在这里站立几个小时,眼睛像探照灯一样扫描120°视角内的异常情况。身边是一个高大的战士,来自浙江,入伍已经3年,我说习惯新疆的生活吗,他转过头腼腆的笑了,刚开始不适应新疆的气候,现在好了,说完转过头,保持着标准的站姿,我看见他黝黑的脸庞上长满了青春痘。
中蒙两国边防连队每月要举行两次会晤,半年要联合巡逻一次。会晤室背景墙上万里长城在崇山峻岭间蜿蜒,气势恢宏,坚不可摧。会晤在两国轮流进行,不但友好和谐而且很有趣味,蒙方到中国会晤一般会选择中午,因为可以享受到一顿美味可口的饭菜,蒙古国农业不发达,饮食单调匮乏,这个季节能吃的就是萝卜、白菜、土豆,所以每年3月,我们去蒙古会晤的时候要教他们种菜,秋天要教他们收菜,可爱的边防战士不但能守边卫国,还会种菜养鱼,自给自足改善伙食。联合巡逻也很有意思,我们的巡逻队会带肉罐头,茶叶蛋等好多食物,蒙方就带一个黑面包,一包茶叶,就餐的时候狂吃茶叶蛋,听着让人忍俊不禁。蒙古国不养鸡,所以他们最喜欢吃中国的大盘鸡和西红柿炒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