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爱情之歌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13:33 阅读(0)
永远的爱情之歌
郑晓晖(广东湛江)
我家窗外是一片树林,那里是小生灵们的天堂。骄阳似火的盛夏时节,知了们又在那里开始了它们的歌唱。那声声蝉鸣,给人世间增添了一种有声的美好,引起了人们诸多的遐想。
是的,古往今来,不管是幽静平缓的独唱,还是恢宏雄壮的和鸣,蝉儿那声声“知了,知了”的鸣唱,曾引起过无数多愁善感的人的共鸣,多少骚人墨客为之写下了优美动人的诗篇。“一闻愁意结,再听乡心起。”是不是秋日里,“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惹得长年漂泊在外的大诗人白居易乡愁顿起,愁绪满心头?是不是也曾使同为唐朝大诗人的刘禹锡心生痛苦凄凉而低吟:“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
听着那高亢嘹亮的蝉鸣声,唐代诗人虞世南却发出与上面两位诗人不同的感慨:“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这成了自古以来许多人立身高洁,不欲凭借外力得到重用的言志名句。因为蝉以餐风饮露为生,所以,人们就把蝉视作高洁的象征,并咏之颂之。或借之寄托理想抱负,或以之喻自己坎坷不幸的身世。
但是,翻阅着众多的咏蝉诗词,我极少看到有对蝉鸣本性的歌颂与咏叹。昨夜看到友人一首《听蝉鸣而赋》,我又进入了另一境界。其诗云:
许是前生有旧盟,沉眠数载未忘卿。
莫嫌高唱声声噪,只为苦寻日日鸣。
树底何曾心止歇,枝头亦自意牵萦。
人人诉怨知音少,谁解长吟一世情。
作者注曰:雄蝉能鸣,为求佳偶,日鸣不止。聆而咏之。
我捧读之心为之动。此诗别出心裁,写出了蝉鸣的本意,表达了一个永恒的主题。
其实,会鸣的蝉是雄蝉,它的发音器就在腹基部,像蒙上了一层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动而发出声音,使它成了“不知疲倦的歌手” 。(法布尔语)雄蝉在地下黑暗中修炼了数年,一朝破土而出,爬上高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引吭高歌。一时树林里蝉声此起彼伏,一浪高过一浪,似乎整个小生灵的世界成了音乐的海洋。对此,我们可知道,蝉儿孜孜不倦地终日吟唱,是在追求伟大的爱情?它每天唱个不停,目的是为了引诱雌蝉来交配。雄蝉的叫声,在雌蝉听来,就是一首无限美妙的爱情曲,召唤着她前来谈情说爱,卿卿我我,山盟海誓,洞房花烛。可以说,蝉,就是昆虫界中伟大的爱情主义者,在它短暂的生命里,敢于高声去追求心中的爱情,它出土后日夜长吟的就是一支高吭的永远的爱情之歌。它每一声吟唱,都充满着对爱情的炽热的追求与渴望。
爱情,这个美好的字眼,这种圣洁的感情,千百年来成了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写之不完,颂之不尽。这其中,有笑的,也有哭的;有欢天喜地天从人愿的,也有悲悲戚戚棒打鸳鸯的,演绎了多少悲欢离合的动人故事,催落了人们多少感动的泪水。那一声声“知了,知了”的长鸣,我们曾在诗经汉赋中听过,在唐诗宋词中听过,在元代的舞台上看过,在明清的小说中读过。
“知了,知了”的长鸣,我们的祖父辈听过,我们听过,我们的后人也会听到。我们曾在绿草如茵的放牛坡上听过,在月下的草席上听过,在学校的故事会上听过。我似乎在“知了,知了”声中,听到了十八里相送的幽幽絮语,听到了牛郎织女天仙配的绵绵情话,听到了许仙和白娘子的声声山盟海誓,更听到了孟姜女带着寒衣哭倒长城的那一声惊天动地的轰响。这声声甜蜜的、凄凉的、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话语,我们似乎都可在“知了,知了”声中听出。所有这些,也都会随着蝉鸣声永远流传下去。
蝉是高洁的象征。我以为这高洁既包含着餐风饮露的洁身自好,也包含了对“知了,知了”纯洁爱情的追求与歌唱。君不见,一双双情侣,佩戴着雕有鸣蝉的玉坠,花前月下,手牵着手,相偎相依,显得多么幸福。因为蝉,就有爱情的寓意。蝉,和“缠”谐音,缠缠绵绵的,情侣佩戴之,则寓意爱情心心相印,天长地久,何其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