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慰杏坛有传人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12:45 阅读(0)
堪慰杏坛有传人
赵克明(安徽霍邱)
人生难免有某种遗憾。
从虚龄17岁走上教坛,到2018年退出教学岗位,整整42个春秋,其间经历过村办学校、乡镇学校、县城学校,教过小学、初中、高中,但是,职业一直未变,身份一直未改,我的每一份履历表职务一栏,都无一例外地填写两个最熟悉的字——教师。
“从一而终”的职业选择,原因何在,我自己也说不清楚。也许是少不更事时接触最多的是教师,把他们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于是,“长大了我就成了你”;也许是祖母为我做出的职业规划,她老人家心疼难以忍受搅拌泥土之苦的长孙,疏通了远远近近的几重关系,为我谋得了民办教师的差事;也许是我对书本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喜好,觉得教师是最能亲近书本的职业,于是恢复高考报考时把所有的志愿都填上了“师范”。
选择当教师,我从未后悔。有两次,本来是可以离开学校到政府机关的,但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守,冥冥之中似有神人暗示,“你,就是为教育而生”。42年,心无旁骛地做语文教育,直到青丝被染成白发,明目被罩上雾霭。
毫不隐瞒地说,我对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或者说完全捆绑在高考战车上的教育,很是反感的;而我的“语文养成教育”理想,又只能在“应试教育”的夹缝中求得生存,苟延残喘般的生存。所以,当一纸退休公函结束了我的教育之旅时,我有一种莫名的释然,仿佛浑身的绳索一下子解开了,竟至于很得意地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布北大钱理群教授答记者问时说的一句话——“我非常庆幸我退休了!”
然而,人总是有点念想的。站了42年教坛,“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可有一种情结挥之不去。有一天,无意间翻翻那些证书,翻翻那些备课笔记,翻翻那些教学用书,心头忽然间飘来一片暗云。当教师做教育,真的画上句号了?
一种为之奉献过的职业如同香火,总希望家中有一个承继的人。
当初,孩子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我是有意让他们将来从事教育工作的,至少要有一个,可征求他们的意见,大女儿默不做声,儿子微微摇头,小女儿一口回绝。我深知:教师是个特殊的职业,而且是追求一生的事业,它需要付出极大的热情;一个没有做好教师思想的人,入了教师这个门,无论对这个职业还是个人,都是一种伤害。唉,无意填报师范,也罢。可是,看到孩子们大学毕业各有其业,又隐隐地生出遗憾来,——做了大半生教师,讲了大半生教育经,莫非,就这么失传了!
人大概就是这样,蛰伏于心中的一个念想,已确认实现的希望非常渺茫,渐渐变得模糊起来,犹如空中飘浮的一片云一样淡去,淡去,而几乎是一瞬间,那片云又突兀地飘过来,清晰的,就在你的眼前。我的杏坛传人梦也正如此。
意想不到的是,一个惊喜简直让我有点茫然无措。
有一天,收到一条手机信息:“爸,我想考幼师资格证,准备去当幼师。”这是真的吗?我擦了擦昏花的眼睛,仔细一看。是真的,小女儿媛媛发来的。
小女儿当初不愿当教师,态度十分坚决。后来她学了财经,拿到了会计资格证,毕业后在省城一家房地产公司任职,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还接受了一家业界报纸的专访。再后来,她因出嫁生子育子辞去了工作,一晃三年过去。如今,已近而立之年的小女儿竟想改换所学专业报考幼师,这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该不是一时心血来潮吧。
我回信息询问她理由,得到的回答更让我惊喜:陪宝贝上幼儿园,我越来越意识到幼儿教育意义重大;从幼儿的基本素养抓起,才能培养出有创造活力的人才,才能改变急于功利的“中国式教育”现状。有这种认识就够了,我这个为“语文养成教育”呐喊了半生的“老语文”,情不自禁地为女儿点赞,同时又提醒她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要过三道关——专业笔试、专业面试、普通话测试,而且这可都是“国考”啊,关关都是有一定难度的。小女儿回的信息是:“我会尽全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