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春播时节说播种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07:56 阅读(0)
【散文】春播时节说播种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前,我们每个村子的庄稼地是种不完的,这主要取决于当时村里的耕种方式,最早是典型的二牛抬杠模式,根据村里的人口、劳力,大致估算自己村里一年可以出多少工,还和豢养的大牲口牛马的数目有直接关联。哪怕后来有了链轨拖拉机,但是秋收是纯人工,因此一部分土地就只能闲置一年或者两年,这类土地我们称之为“歇地”。
不管是在天山脚下还是以后我们定居的戈壁新村,春播时节,犁地好手们每天起早贪黑,每人一对牛,一张犁铧,耕牛是村里的香饽饽,有专人喂养,春分前就开始上精饲料,比如豌豆、玉米,还有土法榨油的废料——油渣等。就是在犁地的时候牛嘴下面还挂着帆布做的料兜兜呢!
不是所有饲养的牛都可以犁地,也是有专人调教,差不多人口的村子有十几对可供使用的就已经相当不错了,而马匹,则用来拉用榆树条或者山里的荆条编织的木磨。待鱼贯而行的一对对牛翻出潮湿新鲜的泥土时,有专人用挂在脖子上专用工具“扬斗子”手工撒匀种子,一步一撒,后边紧跟着驾驭着拉磨的马匹师傅,一般驾驶员都是站在磨上面,反正我看着感觉很神气!
这种原始的耕种方式,注定好多土地无法充分利用,于是“歇地”应运而生。不长庄稼的土地就长草,这里就是我们拴驴、拔草的最佳选择之地。
后来村里添置了一台链轨拖拉机,耕耘效力大增,播种也使用最新式的播种机,上学的早晨或者回来后的黄昏,就能看到拖拉机吼叫着翻出湿润的土地,那时候还有没有液压犁铧,犁铧上坐着一个专门负责在地的两头升降铧铲的村民,成群的乌鸦一会儿飞起一会儿落下,在新鲜的泥土里找虫子吃。我常常能从刮来的风中嗅到土地的香味。
受制于天山水水量的限制(每个村都有比例严格配置),还有秋收人工限制,“歇地”一直存在,就和土地轮休制度一样,仔细想想,也很科学,既可以轮作倒茬,又能使村里的土地最大利益化。
那时候的庄稼不使用化肥,哪块地地力不够就使用农家肥利用冬闲时节追补。在山区,能够引流开垦河水的水浇地,是不存在有“歇地”的,因为粮食有产量也有保障,是村里的核心利益。
耕种方式的单一,也影响到种植种类。最初也就是春小麦、还有适量的菜籽、胡麻等,绕不开的还有重头戏——土豆。我们搬迁至戈壁新村时,也是一样的遵循惯例。每年种百余亩土豆,和驻疆解放军某部做易货贸易。他们给我们拉运大煤,或者购买他们退役的军马军骡等等。
每年春季,一般都是抢墒播种,尤其是春小麦,就是抢在最佳湿润度的土壤中撒播种子,这样才能保证发芽率,出苗率。这也是对不误农时最好的诠释。
直到后来,随着农业机械尤其是收割机械的广泛使用,可以说每一种农作物都有了专用收割机械,小麦就不用说了,比如葵花、大瓜子、葫芦籽、甜菜收获机,还有后来的番茄、棉花收获机。新疆农村的庄稼人开始从四月至五月间合理安排调度种植时间,春小麦不再是主角,因为面粉筋度不理想被弃用,即使种小麦,也是冬小麦,产出的面粉享誉全国。
后来乡村全面推行滴灌等节水农业,播种不拘泥于抢种抢播,随时播种,随后适度滴水即可。既保证湿度,又防止偶尔肆虐的春风刮坏滴灌带、地膜等设施。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毛主席的话实现了。
九十年代后,由于大面积土地开发,以前的荒地悄悄地不见了,土地的效能被发挥到极致。比如从前哈萨克牧民转场可以悠哉悠哉进行,现在留给他们的所谓牧道只能是干涸的河床,也就是说转场当天牛羊是吃不到野草的,所以有条件的牧民直接采用机械转运。
收割决定种植,种植决定收割。有了机械化的全面推行,才有了现在沃野千里、粮食满地的最壮观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