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随笔】麦收时节说割麦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07:49 阅读(0)

【随笔】麦收时节说割麦

 割麦子是比较典型的一种农活,有相当一部分技术含量,咱们新疆有句老话说得比较贴切:“十年学不会一个庄稼人”。每年的六月底至七月,是我们北疆开始收获的季节,挥镰割麦就是秋收最主要的“工程”之一。现在由于机械化的盛行,割麦子这项古老的劳作方式已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这些日子看到满地成熟的麦子,突然想起我们暑假参加麦收时的情形。

俗话说“田黄一日,人老一年”。麦子成熟前,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镰刀、草葽子就是必备工具。新疆的镰刀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型大,镰身为月牙形,拐角圆弧处变成薄而窄的四方体,末端呈飞鸟状,尖尖的细尾侧穿可以手握的木柄头,两翼和尾尖收起,紧紧包裹木体,牢靠结实,精巧耐用。
“草葽子”最早就地取材,用新疆遍地的芨芨草人工编结而成,五十或者一百个扎成一捆,后来被米泉县用机械生产的稻秸秆拧制小拇指粗的“稻草腰子”取代。“草葽子”说形象点就是割倒的麦束稻束等庄稼的腰带。只是奇台话音重,我们简称“葽子”,不是吃烧烤的那个动物器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略微啰嗦几句,交代清楚,是为了后边更方便叙述。
麦子周身杏黄时,就是开镰的日子。父母都是熟练工,割麦好手,我们则是生瓜蛋子,小心翼翼地根据父母的示范及动作要领随后跟进,每人两行,每行约六十公分。割倒的麦束顺手放在左边,紧拿轻放。通常都是齐头并进,但不一会儿父母就会远远地抛开我们。如果实在太远了,再转头回割,我们叫“迎趟”。
割麦子主要有两种手法,我们称之为“抓把子”和“走镰子”,“走镰子”也叫“踢镰子”。
“抓把子”是最基本、最简单的手法,也容易学习掌握。弯腰躬身,右手执镰,镰刀从站立的麦丛腰部插入,轻拉回怀,麦子秸秆因为镰刀而聚拢,左手顺势虎口向下捏住麦束,再将镰刀下移至麦束根部收回右臂,“咔嚓”一下割断,捏紧轻放在左脚边地垄。切记不可一次贪多,以左手一次能捏住为最佳,可以少量多次,直到左手握满为止。初学者只能割一束放一次,麦束要码放整齐,麦穗保持一个方向。上述动作熟练后,就可以分次连续割,左手握满后,还可以续一刀,左手抵近,只伸开食指,加捏一次,因为麦束太粗,割断后随手用镰刀拢住麦束腰部,左右手配合,压放于地垄,再横着抽去镰刀,最后松开左手。父母之所以如此快捷,就是这些动作快速熟练,一气呵成。如果感觉腰部太累,还可以蹲下操作,和鸭子走路一样,边走边割。
“走镰子”属于技术更高一种,用“抓把子”完成初步骤,将手中麦束刷子状根部斜着或平放抵住站立的麦丛,快速用镰刀将前面的麦子割断,麦子会齐刷刷顺势跌倒,呈扇形样,左脚帮忙,托住左手边的麦束,前移,快速跟进第二刀、第三刀,用我们的土话讲,刮两三刀走一步,刮几下走一步,所以叫“走镰子”。这里有点要领,一次镰刀不能吃太多,因为六十公分的宽度,一次吃满镰刀,麦子倾倒时会东倒西歪,此外,左脚脚尖微抬起,右手的镰刀紧贴地面,可以有效防止伤到小腿,毕竟安全才是第一。走镰子的特点是快速高效,缺点就是丢三落四,麦秆光滑,附着性差,通常不用,只是碰到倒伏的小麦才用。“走镰子”适合野草、胡麻、白豌豆等秸秆柔软的植物。因为技术要求高,杜绝浪费等原因,割麦子一般不用这种方法。
无论几个人参加割麦子,通常收工前必须用泡湿的“草葽子”,将码放整齐的麦束三五成捆地捆扎起来,放在地里自然晾干,不然突然刮风,或者来一股“旋风”会刮得散乱,满地狼藉,无形中加大工作量,还徒增浪费。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