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读父亲写的书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07:29 阅读(0)
【散文】读父亲写的书
这两个月来,除了正常的工作和吃饭、睡觉以外,我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输入和整理父亲的文稿上,我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与其说这是一项任务,毋宁说,这是一种享受。
父亲的文章很纷杂,按照题材大致分成了“文史篇”、“散文篇”、“民间故事篇”;一些小品、杂话、快板、秧歌剧等,归入了“曲艺篇”;部分写自己家族亲人的文章及悼辞、以及家庭成员为此次出书所写的声援文章,特辟了一个“家史亲情篇”。先是搜集与校对,然后又进行了删除,部分重复的、内容雷同的、别人搜集自己整理的而非自己撰写的文章,都统统被父亲无情地剔除了,这样删删减减下来,总共是各类文章260篇68万字。其中90%是见诸报刊杂志或者文艺汇演演出过的,有多篇文章被反复转载,不仅在奇台被录用,甚至上了《昌吉文史资料》、《新疆经济报》等。还有一篇文章被国家级刊物《传奇故事选刊》2009年版刊登,我感到与有荣焉。
父亲爱读史书,尤其是新疆和奇台的历史,几乎可以说是烂熟于心,你随便说出一个地名,他就能给你讲出这个地方发生过的史实来,尤其是关于战争类的,因此他的稿件也以文史类的居多。其次爱写的题材是关于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家人、族人、熟人,自己参加过的活动,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感悟,都被父亲的生花妙笔写进了文章里,发表在报纸杂志上,成为周围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父亲还喜欢写一些可以作为节目表演的文章,如小品、快板、杂话等,往往在舞台上表演后,在本地获得极大的好评,如他写的《美食佳酿在奇台》,在奇台县第一届美食文化节上被表演后,传唱大街小巷,几乎达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当然很多人只是知道这些词的内容,不认识作者。表演这杂话的演员,却因此受益,不仅获得了价值7000元的欧洲旅游奖励,更一度成为奇台县的名演员,整个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和生活层次。
父亲的文章文笔非常细腻,描写非常生动准确,往往一句话、几个词就能让人感同身受,仿若亲眼目睹。比如,他在《进城》一文中,写家里装修,“动工时,楼上楼下的邻居集中到我买的房子里开了个会,说你们这样拆,楼的主体出了问题怎么办?我女儿一扬脖子说:出了问题我负责!邻居们才没话说了。”这里所写的“一扬脖子”这动作描写,就非常形象的刻画出了我的性格,读来令人忍俊不禁。
父亲写文章非常善于选题材,我常常觉得无事可写,但在父亲眼里,处处都有题材。这本文集里不仅有许多刻画人物的纪念性文章,如写自己的母亲、父亲、奶奶、姑妈、岳父、妻子、女儿、外孙、儿子、儿媳、族人、邻居、熟人、老乡、同事、老师等;还有许多写物的,如写自家的驴、猫、鸟、庄稼、自行车,甚至一把老铁锨,也能写出一篇怀念文章来。这说明父亲心思细腻,非常善于观察和分析。
父亲的文章文风很清新,真诚、朴实,象山间潺潺的溪流,自然流淌;象健谈的老人谈天说地,娓娓道来,毫无忸怩之态,绝不牵强造作,非常容易引起人的共鸣。比如在《学做公公》一文中,他这样写道:
“我仅一个儿子,没当过公公,初和儿媳妇相处,总觉得处处别扭。我是农村人,有些落后的生活习惯,说话粗喉咙大嗓门,走路声音大,咳嗽又多。媳妇是独生女,性格温柔,体弱胆小。一天儿子悄悄对我说:‘你以后说话声音小一点,走路脚步轻一点,尽量少咳嗽。你说话一惊一乍的,她还以为你在骂人呢。’我从此不敢大声说话,走路尽量放轻脚步,咳嗽时用手捂着嘴,但觉得很不习惯。”
在核校稿子时,读到这里,我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因为父亲写得太真实自然了,让人感同身受,犹如亲临。两个女儿听到我的笑声,问我笑啥,我读给她们听,娘儿三个笑成一团,许久才能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