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二和他的帅府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9 04:59 阅读(0)
马二和他的帅府
◎张广云
咸丰八年冬月,在普安沙坡乡,反清起义军的白色大旗开始在寨中的皂角树上高高挂起。此次起义的缘由有二:一是因回民与地主的矛盾急剧激化;二是清政府与外国列强签订了《中英天津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因此,人民皆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而感到愤怒,各地人民纷纷揭竿而起。这其中,也就包含了普安回民的这次“白旗起义。
咸丰九年,义军攻占兴仁县,因为兴仁位居中心地带,地理位置优越,张凌翔、马河图因而将它作为根据地。在义军的金家坝元帅府落成之后,众推张凌翔为大元帅,马河图为副元帅,张定中,张忠,马仲(又名马斯俊,为马河图之子)为将军。
马仲,盘县(原普安厅)大河铺人,回族,白旗义军著名首领之一。一个黝黑的大高个儿壮汉,虽不及古代所述那样的八尺男儿,但他性情豪爽,一身的正气,得到众人的一致赞赏。他平时也不分贵贱等级,总是能和义军士兵打成一片,还时常安慰念家的壮士,唱远古的歌谣来振奋人心。所以,马仲在义军队伍里是军魂一般的存在。
咸丰十年,马仲率领部下及支持他的贞丰布依族、苗族同胞,攻占了贞丰县城。此后,公推出了主帅张凌翔,元帅马河图,二元帅马仲;因为贞丰帅府所居的是二元帅马仲,所以贞丰县城的“马二元帅府”由此得名。
当二元帅正式入住帅府后,他并没有像清廷的那些贪官一样堕落,而是勤勤恳恳的操练军队,且赏罚分明,爱护百姓,得到贞丰各族人民的拥护。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说马元帅到一位百姓家里鼓动青年参加义军,但却被他家中老母亲骂作贼头,老人还持拐杖撵他。遇见这种情况,马仲并没有生气,反而俯下身子和气地跟老人解释,并慢慢地与她拉起了家常;在听说这位老妇人的丈夫是被地主欺辱杀害的后,马仲含着热泪对老人说:我们就是专杀欺辱百姓的地主的,老人家你放心把您的孩儿交给我,我会带他去为他的爹报仇的。说罢,起身拍拍她的儿子的肩膀,将一块白色义军带系在他的右臂,说道:随我杀敌去!老妇人热泪盈眶,感叹道:“我现在很放心把我儿交与你!”
所以在他在治理贞丰的十一年里,社会稳定,各族人民安居乐业,越来越多的青壮男子加入他的义军队伍,军队的强大让清廷的腐军闻风丧胆。
马二元帅府坐落于凤山脚下,面向朝阳初升的方向,且建筑气势恢宏:如那独具豪情的演武厅,庄严的炮坊箭道;木制的房屋结构,刻花的窗台与屏风,也与青石院坝相辅相成,悄然构成一幅古风画卷。还有那块正厅门额下的“元帅府”牌匾,象征着元帅府的威严,也透露出马斯俊于乱世之中仍持有的豪迈的英雄气概。
同治十年十一月初,清军何世华带重兵攻打贞丰县城,而马仲在率部攻打兴义未果之后退守贞丰。十一月九日,清军再次发起猛攻,而且十分果敢自信,正当马仲感到奇怪之时,军中便传来消息。身为义军首领的杨九安、田太祥已经叛变投敌,并在城中燃起大火。忽然间,军中一片哗然,而马仲却抽出插在城墙上的白旗,一边舞动旗子,一边大喊:杀官军,惩叛徒!士兵们也纷纷一起高喊:杀官军,惩叛徒!
由于叛徒与官军的里应外合,让官军很容易的就攻入城内,马仲率部奋战突围,在行至教场坝时遭官军前后夹击,马仲仍提起马刀战斗不止,一次次将敌人的头颅砍下。最终,因寡不敌众,且马仲全身多处受伤,突围失败,马二元帅倒在了十里外的马槽龙潭。元帅死时双目圆睁,眼中闪烁的杀气仍叫官军不寒而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