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水老爷(散文)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6 18:16 阅读(0)

 邹仁龙||水老爷(散文)

 
齐鲁大地上有一座名城,叫“泉城”。泉城之美之于“泉”,有“家家临泉水,户户见垂杨”的美誉。而“泉池”星罗棋布于“泉城”,最有名的就数如趵欲纵,突突作声的“趵突泉”的神奇与壮观了。它经久不息地跳跃奔突,扑嘟翻滚的样子,在弥漫于周的水雾中活像三只呼之欲出的小豹子,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而这种奇妙如豹的突泉之水,在我的儿时眼中,于双溪老家就很常见,只是儿时不晓“天外之处有“泉城”,无知不识“趵突泉”罢了。
小时候,每当我提着两只竹壳水瓶去东巷之东,堂子巷之西那个叫石桥东巷的巷子南头的茶炉子打开水时,就能看到这三只正趵突欲纵,蠢蠢欲动的小豹子,正被一个老头关在他的那只伏着的巨大老虎灶背上的汤罐中,翻滚撒欢,蹦跳嘶叫。
这个老头就是看管这三只桀傲不驯,恹气十足的小豹子的水老爷。
在我还很小的时候,就记得水老爷就于这巷口开这爿茶水铺子。我们俗称叫“茶水炉子”,或者叫“充水炉子”。
 
 
水老爷并不姓水,更不是什么名副其实的“老爷”。要真的把他归纳于老爷的行列,那充其量也就是个掌管“水务”这个清水衙门的无品无阶的“老爷”罢了。水老爷憨厚老实,平时少言寡语,绉纹满额的脸上,写满了风霜。每每见到我们前往充水时,最多也就听到他发出一两声‘呵呵’的笑声,但听来中气十足,浑厚深沉。这也许是他于常年累月,挑水担担,劈柴上水的过程中练就的一付好身板有关吧。那个时候,水老爷大约五,六十岁的年纪,可一般年轻人看上去都没有他结实能干,每天的下半夜到清晨的时光中,在乌灯瞎火,晨雾朦朦的小巷里,他总是一个人默默地挑着那付大水桶,到堂子巷口的码头上去担水上灶。每次担水,不管春夏秋冬,总要撸起裤管,光脚踏入水中,然后将仍然担于肩上的两只木桶一手一个地舀满提起,然后转身回岸。从水产码头到他家茶炉子来回的往返中,脚上残留的水珠,桶中溢出的水滴,挥挥洒洒于青砖路面上的一路水印,就能读出一个底层小民的艰苦与辛劳……
这一行水足脚印的书写,与他这个‘老爷’的头衔极不相符,或是大相径庭,名不副实。可门口的左右邻居,前后街坊都愿意这么称呼他,那是因为他为人厚道,不欺不诈。
开茶水炉子这种微不足道的小生意,本就是个针尖子上削铁的营生,在富商巨贾眼中,它也许不屑一顾,不值一提。可在那个小百姓家中还没有能随时随地就可烧出开水的年代,这个茶水炉子的诞生,不单可以解决一个贫困家庭的生计,还可以帮助解决四邻生活中的燃“煤”之急,有时候还真能起雪中送炭的作用……
我记得一到冬天,水老爷这里是最热闹的地方了,在冬日寒冷的气候下,人们围坐于老虎灶旁,一边享受着天上太阳的恩赐,一边蹭热于水老爷老虎灶的温暖。还有就是每到下雨阴天,水老爷的那个不大的茶水炉子里就比平日要热闹了许多,那是因为街坊四邻中有刚生了小孩子人家的小大娘,老奶奶们,便会拿着小孩换洗的衣物,尿布,来用水老爷的老虎灶帮忙烘干。那个时候可不像现在有尿不湿,纸尿裤儿的这些玩意,不说小孩的衣服,就说尿布,一天不干,第二天就玩完。所以说,水老爷的老虎灶还真帮了不少小大娘,老太太的大忙。也烘热了一帮邻居的心肠。所以,尊称一声“水老爷”也应当应份,名正言顺……
在那个年代,小镇的居民连煤也没有,更不要说通电了。就是到了后来,有了一点点煤炭供应时,也属稀缺之物,计划物资。(现在还能想起一到供煤时于河东供销社东门内抢煤的情景。一个个黑手高悬,满脸炭污,只剩下口,眼,鼻可见。滑稽可笑,惨不忍睹,)况且,煤炉子也不是每家每户都有的。就是有煤炉子的人家也是求大大,拜奶奶地托门子,找关系,从河东供销社买到的一点点劣质煤碴,平时也当宝似的舍不得用(好煤都需特供)而且舀煤蛋,(像“瓦”旯旮,注;“瓦”作动词用),脱蜂窝煤也很费劲。(那时有一种圆柱状,脚踏式的炭模子,专做五孔,七孔的蜂窝煤柱。)所以,一般家庭除了做一日三餐时才会炊烟袅袅、举火点灶,绝少有专为烧开水而费煤费柴的。要是没有保温瓶,自家烧水就更不划算了。如此可知,一个不可或缺的茶水炉子在百姓民生中的重要性之大,对于一般老百姓之家来说又是何等的方便与需要了……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