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眷村与后眷楼(散文)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6 10:06 阅读(0)
唐崧 沙堤 卢志宏|| 后眷村与后眷楼(散文)
南靖县金山镇319国道边有个行政村叫后眷。这个富有天伦况味且让人眷念的村名是怎样来的呢?说来话长。
相传,唐代大将军陈政与其子陈元光开辟闽南漳州时,曾率领108个姓的将士3000余人及部分将领眷属,浩浩荡荡地从河南光州起兵,一路浴血拼杀,夺关抢隘,餐风宿露,风尘仆仆,终于来到与漳州毗邻的南靖。一场激烈的攻城略地战即将展开。为避免随军眷属的拖累和作好长期驻扎南靖的准备,陈政大将军叫来最得意的部将马仁,嘱咐他的队伍妥善安置伤病将领及其眷属。
马仁将军随即与爱妻蔡碧溪一起寻找安置点,带领大家在一个临溪面山的较为平坦的荒野上搭寮建房,开荒种地,并根据随军眷属集中居住的涵意,取村名为“眷村”。眷村以地理方位分前眷、后眷。前眷村于清朝乾隆五十二年农历四月二十七日被一场半夜暴发的特大山洪冲毁,成为沙洲,后眷村却安然无恙至今。
马仁将军夫妇完成安置任务后,率兵离去,前往云霄、漳浦一带,与陈元光会合。后人为纪念马仁将军,把他住过的地方,取尊名为“马公村”,将他妻子蔡碧溪生活过的地方,取名“碧溪村”。
再说驻扎在后眷村的卢老将军,因打仗腿部负伤,不便再上战场,便遵马仁将军的嘱托,长期驻扎了下来。
白驹过隙,斗转星移。转眼间,数百年过去了,历史的车轮,辗过宋朝、元朝、明朝,来到清代,进入乾隆盛世。这时候的后眷村,已是人丁兴旺,村后的水潮码头,早就成了水陆运输的中转站和聚散地,从漳州府逆流而上的水运货物到此上岸,再从陆路肩挑马驮去龙岩……
这期间,后眷村出了个姓卢名项的年轻人。卢项家世代为农,他父亲因病早逝,母亲含辛茹苦,拉扯他和5个哥哥长大成人。卢项勤劳憨厚,天天在水潮码头边竹寮里卖茶水,供应南来北往的客旅商贩。
有一天,一位南洋客商进茶寮喝茶,因急着赶路而把挂在竹墙上的旅行包给忘了。老实巴交的卢项晚上关店时发现了这个旅行包,连打开看看都不敢,就收进衣柜中,等待失主前来认领。
三个月后,那位南洋客商从江西赣州欲返漳州,又来到后眷村等船。在卢项店里喝茶时,南洋客商问起自己忘拿的旅行包,卢项惊喜地说:“我等您很久了,天天都在辩认进店喝茶的客人,看能不能认出失主,没想到终于等到了。好好好,您请喝茶,我马上把您的东西拿来!”。
南洋客商拿到旅行包后打开一看,见里面的东西原封不动,账本和金条一样没少,感动得“卟通”一声就跪倒在恩人面前。卢项慌忙拉起他,说:“没少就好,没少就好。”
南洋客商走南闯北,见过多少世面,却还从未遇上这么忠厚善良的人,就对卢项说:“小伙子,你天天在这里卖茶水,赚不了多少钱,不如跟我到南洋做生意。”卢项有心到外面“闯荡世界”,便高兴地点头应允。他跑回家,拜别母亲,辞别贤妻和爱子,当天就跟着那位南洋客商,坐船到漳州,下南洋去了。
卢项在南洋诚实经商,获得了当地官民的好评,生意越做越大,很快就成了在富翁。这期间,他源源不断地把赚到的钱寄回家乡,孝敬母亲,养活妻儿,接济哥哥和其他乡亲,还嘱咐长兄把剩余的钱积攒起来,等他回家时建一座青砖大楼,以圆童年的“楼房梦”。
卢项的发迹,引来许多媒婆上门提亲。但不管是官宦人家的小姐还是大富商贾的千金,他都一概以“家有老母和妻儿”为由而婉拒了。
10年后,卢项拜别南洋客商和众商友,带着万贯家财,衣锦还乡,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六太爷”。其实,那时他才40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