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沉重而忧郁的本真之美 ——赏读阿虹的散文《花事》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6 08:24 阅读(0)

沉重而忧郁的本真之美 ——赏读阿虹的散文《花事》

 沉重而忧郁的本真之美

——赏读阿虹的散文《花事》
 
重庆 | 蓝炳轩
 
我读《花事》(作者:阿虹,本名冯琳,广安日报记者)十分地偶然,也非常地随意,然而,我却不能不坦白地说,我被阿虹的《花事》感动了,深深地感动了。
《花事》写的是人间的情事,是儿女的心事,是青春与生命之本真之美事。作者把往事的浪漫温馨与现实的倘恍迷离交织在一起,浓缩在以玫瑰和百合为典型代表的花魁以及与之相关的世态人情的真实描摹和生动的追叙之中,借以表现青春之凄美和生命之沉重。
在《花事》的开篇处,作者运用烘托和对比的手法引出对“十八岁味道”的真切体验和咂摸品味:“这是一个花卉交易市场,各种鲜花像小菜一样码在一起。论堆论捆地卖……那是些因为开到极致,不打扮无法掩其近黄昏之姿的迟暮美人。虽说是美人迟暮,但在各种材质包装纸的簇拥中,仍是绚丽而招摇的。在雪亮射灯的照耀下,美得完全不像是真实的……”在这些繁华得近乎衰败,热闹得近乎凄凉,鲜艳得近乎幽暗,美丽得近乎颓废,真实得近乎荒诞的有效的铺陈和艺术的渲染之中,青春之花的凋零和生命之树的枯萎早已经初见端倪。所以作者用“带点水腥气的香”,“有一点点叶子腐败的气息”,“有些颓废,有些阴柔,有些缠绵之意”来具体描写和形象阐释作者心中的“十八岁的味道”,并用“阳光下的大花园”“那种明媚的、温暖的、毫无心机的香”来加以对照烘托,鲜明地突出了作者体验过的青春和生命的典型特征。读者也仿佛闻到了一股浓郁得让人心慌意乱的青春气息。
接下来,作者让思绪穿过悠悠的时空隧道,步入十八岁的秋天。同时运用双关和隐喻的手法,让鲜艳夺目的玫瑰和缤纷浪漫的青春乃至生命互为观照,彼此交融。赋青春和生命以色彩和状貌,寄鲜花以奇想和柔情,两者相得益彰,同臻妙境,收到了含蓄隽永,韵味悠长的独特的艺术效果。原文写道:“玫瑰一旦养在水里,不出两日就会盛开,不出一周就会凋零,真是红颜弹指过”,“深红的玫瑰,有着酒杯一样的外形,丝绸一样的触感,绘画一样的色泽”。这哪里是在写花呀,分明是在写人啊,写人的青春和生命啊,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青春和生命的真切的体悟和深沉的咏叹。
作者袒露了自己在浓浓的真情的召唤甚至煽动下对青春的渴望,追叙了与作者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一个同班同学在心灵深处留下的永远也抹不掉的浪漫的酸涩悲凉,可谓字字含情,句句蓄泪,读者心灵的天平自然会称量出春情之浓和生命之重以及春情和生命底下的那一泓莫名的忧郁与忐忑。写到这里,作者倏然收泪,思绪跌宕,追叙作者当记者时邂逅的一对善良多情而又质朴可爱的花店恋人,用语欢快轻松而又微带一丝凄清和荒凉。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花香依旧,人面杳然”的深切叹惋。这叹惋里不单单表现了作者不遇故人的怅惘和忧伤,而且更深层次地透露出作者柔情已逝,青春难再的落寞与悲怆。《花事》的文末两段,作者用饱蘸深情的文笔把这种落寞与悲怆渲染到了极致,也同时推进到了又一个高潮。原文写道:“而今,我徜徉在这一片花海里,竟然有一点晕。大朵大朵的百合奋力吹着它们的喇叭。恍惚中,仿佛听到嘹亮的号角,青春的,征战江湖的号角,在这号角声里,我的青春正逐寸逐寸地枯萎,而江湖也不再是我们的江湖。”“啊,唯有转身,繁华花市,浪漫花事,我什么也带不走,只除了暗香盈袖。”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作者心系江湖而又不得不告别江湖,向往达观而又着实难以割舍的彷徨而又苦闷的心境,这其实就是我们读者的心境啊,也是整个人类共同的心境啊。这些浸透了作者情思的文字怎能不掀动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和思绪的浪涛!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