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左拔偶遇记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4 21:51 阅读(1)

 左拔偶遇记

 
 
骆丁光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期间,我滞留在家乡龙川,多日宅家度日,未免心情烦闷想出去走一走,正好探访龙川的风土人情。一天下午,风和日丽,我正在松林公园顶上,接到斌峰宗亲的微信,说一起去丰稔左拔大夫第去看一看。我欢欣应承。文友郑碧丽是左拔人,正好作我们的向导。
 
其实此前我对大夫第无印象,也没有去过左拔,我对建筑也并不感兴趣,只是觉得建筑应是当地文化的一种呈现,特别是古建筑的文化底蕴令人向往。从龙川县城出发,开车十多分钟就到达左拔大夫第。夫第即府邸,大夫即上大夫,这是上大夫的府邸,当大官人家的房子。这只是我从字面上的理解。
 
立春之后仍然乍暖还寒,下午的阳光洒在大夫第的门坪上,几个老人晒着暖阳拉起了家常,相对于城市快节奏的生活,乡村悠闲的慢生活倒也有几分惬意。大夫第的门坪非常宽敞,摆上一百多位酒席应该没有问题。站在门坪向外望去,稻田连片,山岭茂密,满眼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是我平生以来见过最大的客家民居。斌峰宗亲说,像这样的老屋龙川不多,关键人家维护得好,曾经有大老板出五百万元,他们不肯卖。
 
郑碧丽说,大夫第出了不少人,大老板都大把的,五百万元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这可是他们的祖宗业,不是可以用钱来买卖的,这里有他们的感情寄托。
 
早几年,从大夫第走出去的爱心人士募集资金进行了修缮,并由龙川县政府确定为文物保护单位。一个村里的一栋古建筑,被确定为县一级文物保护单位,在龙川乃至河源市来讲还是屈指可数的。由此可见大夫第在当地的地位。事后,我用手机搜索了“大夫第”的资料。大夫第一般是指文职官员的私宅。明清时期,大夫一般指五品以上的文职官员。这座大夫第是清朝道光年间,由时任江西省赣州知府曾贡于1829年在其家乡兴建,历时五年建成,占地面积两千八百多平方米,属于碉堡式的客家围屋,外墙夯土结构,内墙青砖砌造。大夫第虽已历经两百年的风雨,至今仍有人在这里居住生活。我想建筑的生命应当像大夫第这样,不仅能见证历史,而且能赞美生命。
 
走进大夫第,毛主席语录的红色字体映入我的眼帘,立马感到阴凉舒适。屋内布局,横梁画栋,窗框门槛,青砖瓦片等,建筑精细程度即使放在今天,仍能让人叹服。无一不折射出匠人的技能之精湛,无一不呈现优秀传统文化,无一不体现客家民俗独特。
 
当我知道这座大夫第是曾贡所建。立刻联想到我的奶奶曾梅英也是左拔人,这里究竟是不是曾奶奶的娘家呢?随后打听到奶奶的真名为曾美英,只是客家话中的梅与美有点混淆不清。奶奶的娘家在左拔这一点应没错,但具体在左拔哪个方位不清楚。斌峰宗亲说去曾医生家看看,问一下他就知道了,曾医生是赤脚医生,也就是现在的乡村医生。
 
曾奶奶已经作古三十多年了,但于我仍记忆深刻。孩提时,逢年过节我一定会跟着父母去莲风村一个叫高畲的地方探亲。那时候大家的生活条件都不太好,曾奶奶家就更差了,与细叔一起生活,仍住在老屋里。那是有上下两栋左右厢房的客家民宅。刚开始她的厨房在右厢房,后来右厢房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厨房就搬到了下厅。将灶台打在厅里,虽然感觉有点怪,但实属无奈之举。见到我,她会喊着我的乳名,说过来给奶奶摸摸头,又长高了。
 
 
 
曾医生的家离大夫第没多远,一会儿功夫就到了。曾医生八十多岁高龄了,脸色红润精神矍铄。当我提起曾奶奶的名字时,他不假思索地说:“我姐姐。”我接着讲我父亲的名字,问他认识吗?他说怎么会不认识,小时候我们就认识了。原来他与曾奶奶是堂兄弟姐妹关系。按辈份论,我叫他舅公。别看老舅公身在乡村,可对于人情世故,前人旧事,新事新景等,仍能绘声绘色地讲古那样脱口而出。他家门坪前面是老的大夫第,地名叫满井水,也就是曾奶奶出生长大的地方。可惜老大夫第已经不复存在了,只留下残墙好像在向世人诉说着往昔的荣耀。满井水,顾名思义就是井水常年水满溢出来,说明这口水井水源充足。老叔曾劲业手指着种了几棵香蕉的地方说,就是那口井,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他小时候农忙跟家人下田干活,回来满头大汗,把头伸到井旁洗个头,整个人立刻感到凉爽了许多。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