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大瓜园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4 15:59 阅读(1)

 大瓜园

               文何建华
 
 
      改革开放前的大集体时期,老家所在的第二生产队,也和多数的生产队一样,都有一二十亩、三十来亩的大瓜园。生产队班子商定,挑最好的地块,轮着茬种植。至于种什么品种,怎样经营管理,成熟的瓜如何分配,队长只须提前谋划,具体事全是瓜把儿(种瓜匠)的。在瓜把儿的巧妙运作下,队长会要人给人,要物给物。瓜把儿所要之人,除整地打畦挖井外,多数为男女半劳力或课余的中小学生。所要之物很简单,无非是农家肥和棉饼、芝麻饼之类,有时会用炒黄豆做肥料为菜瓜甜瓜增加营养, 农药化肥根本用不着。
      在社员的心目中,瓜把儿的形象似乎有点被神化,因为在整个瓜果季,全队二百多口人,能不能多吃瓜,吃好瓜,全指望瓜把儿了。瓜地的摆治、劳力的调动、争取队长的支持、瓜品的分配等,考验的是瓜把儿的本事。全村各个生产队都比赛着,社员们吃得不满意,瓜把儿就会被推到火山口。队长心里烦,瓜把儿的日子就会不好过。所以,经营一个大瓜园,不次于经营一家国企,份量重千斤呢。
      第二生产队的瓜把儿经历了多少任,未经细考证,也无从说清,印象中任期最长、口碑最佳者,是学山爷和宝宪大爷两位老头儿。这俩黄金搭档,技术好,手脚勤,善负责,常常能让老少爷们儿过足瓜瘾。黄瓜、菜瓜、甜瓜、西瓜等合理搭配,让人吃出不同的口感,少吃而多香,多吃而不嫌。西瓜属大宗瓜品,更能让人吃出新意。每逢分瓜日,到瓜地领瓜者,多是少年儿童,去时一路小跑,回时人人肚圆,瓜篮子里装满了童年的欢乐。
      大瓜园里,小毛驴拉水车浇瓜是天天可见的景观。如遇久旱不雨,用倒杆子(土井,人工提水装置)浇瓜是少不了的。人们在瓜园里浇水、打瓜杈、逮青虫、剔草、卸瓜,偷吃瓜是常事。其实,这也正是瓜把儿落好人的时候,睁只眼闭只眼,反正瓜多,任你吃吧,放开量也不会吃到肚子外。
      整个瓜季,瓜把儿大多时间要日夜坚守在瓜园。一个草菴子,前接一凉棚,棚上爬满了西葫芦、倭瓜的藤蔓,自然风一吹,外热內爽,这里便成了瓜把儿的天堂,瓜园的指挥所,同时也是瓜把儿看守瓜园的值勤岗。从各种瓜品相继挂果,到罢园时节,瓜把儿要寸步不离。
      用当下时髦的话说,没有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事业心,瓜园就会遭殃,怪不得瓜把儿常被社员们高看几眼呢。
      瓜把儿的伙食,靠家人亲送瓜园。送饭是美差,谁送饭,在瓜园里过一番瓜瘾必不可少。待返家时,黑瓦罐口虽盖着一只碗,但人人都明白里面装的有东西,同时比去时重了好多。瓜把儿的孙辈们常遭同龄人羡慕甚至嫉妒,也在情理之中。多吃多占而不被谴责,是乡民的默契与包容,也是良好乡风的一种折射。
      说来也怪,不知是生产队长的主意,还是瓜把儿的建议,大瓜园常与高粱地相邻。可能是出于掩人耳目的考虑,瓜园北面种植高杆作物,可挡住外部人的视线,明确告诉你,这里是高粱地,没有瓜果类的口面物。而作为内部人的社员特别是贼精的大小男童,高粱地反成了偷瓜的最好掩体。经历过大集体时期的大小男孩子们,哪一个没有偷瓜的经历呢?“下定决心去偷瓜,不怕牺牲往里爬。排除万难抱出来,争取胜利背到家”,套用当时流行的口头禅,改编成人人耳熟能详的偷瓜经。当然,偷瓜也不全是男孩子们的专利,有些胆大利索的女孩子,也曾归偷瓜一族,只是不像男孩子爱张扬罢了。
      种瓜,偷瓜,如此的拉锯战,小孩子们练就了一身的偷瓜胆,摸索出一套套偷瓜术,而且还做到了偷瓜与割草两不误。整整一个瓜园成熟季,有人收获了肚满和快乐,有人天天都在警惕中度过,瓜把儿的夜间巡园是常人看不到的苦差事。令人可笑的是,在整个生产队的偷瓜史上,从未见过哪个偷瓜贼被抓或挨整,也没有听说过哪个瓜把儿因严防死守而遭不测,乡下人的智慧可窥一斑!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