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的无闻与烂漫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4 12:38 阅读(0)
毛竹的无闻与烂漫
● 张 育
当春雨洒过竹林与久别的泥土重逢以后,有一种声音会鸣响起来,那不是人们劳动的农具声,而是竹子拨节的生长之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毛竹,畅快地拔高着,仅几个月工夫,就变成了须仰视才见的一棵棵参天巨竹,它们一身翠绿,清新夺目,呈现着让人惊羡的勃勃生机。
毛竹由播种或“埋鞭”而生。初始,深埋于地下的这些种子和“竹鞭”,没有多少人注意它什么时候生了根、什么时候发了芽;也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一簇簇流苏似的根须,在地下匍匐着,不停地向四周蔓延着,能到哪里,能有多远;也不会有多少人理会,这些经络似的布满地下的根茎,默默地汲取了多少养分、萌生了多少弱小而不屈的嫩芽;当然,更不会有多少人知道,这些看似单薄的嫩芽,已经足够地积蓄了破土而出的力量,那泛出地面的点点笋尖,就是它一个个整装待发的身影了。
我爱毛竹的潇洒和俊美,但也更爱它宁静而致远的暗淡和无闻。这种暗淡和无闻,不由地让我想到了华为,那个令世界震惊、堪称当代传奇的华为。
华为,1987年从深圳一个“烂棚棚”里起步。2.1万元集资、2台万用表、1台示波器,即是它全部的家底;如果还有的话,人就是最最不可忽略的资源了。而任正非当年四十三岁。这样的年龄,视乎并不是一个男人创业的最佳时候。无论怎样看,那时的华为,都是卑微弱小、平淡无奇的。难怪,1992年华为销售额突破1亿时,任正非会在年会上哽咽着说了“我们终于活下来了”这样一句话。是的,对于那时的华为,能活下来,比一切都更为重要;能活下来,莫不是一颗心得到的最大抚慰和温暖?
不知道,在后来的几个时间的节点,有几组数字,任正非看到,会是怎样的一种心境,一直在苦练和追求“内功”强大的他,内心里又会涌起怎样的波澜:
1997年,华为销售额突破40亿人民币;
2007年,华为销售额突破1100亿人民币;
2017年,华为销售额突破6000亿人民币。
2016年,也就在华为近30岁的时候,有新华社记者走进它的总部,与任正非面对面,进行了数小时访谈。因此,“28年只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这个惊世骇俗的关于华为成功的密码,也就公之于众了。这是一个多么纯粹的密码啊。心无杂念、没了浮躁,任何奇迹都可以创造!即便在今天,已经是叫响世界的华为,仍在潜心投入基础研究、基础理论的探索。从“至少有700名数学家、800多名物理学家、120多名化学家、六七千名基础研究的专家……”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窥见它的“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心路轨迹。一个伟大的成功者,懂得低调,再低调。基业的长青,在于精神的长青。而精神的长青,在乎年龄,更在乎人本身。人们都渴望成功,殊不知,一切持久而不朽的成功,都离不开一次再一次从容地走过那段长夜般黯淡无光的路。那是怯懦者退缩、投机者逃避、执著者拥抱的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总是那大智、无畏的执著者。
上世纪八十年代,冰心在写给中国女排首次获得世界冠军的贺信中有一首小诗: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我不知道把这小诗送给华为,天堂里的这位老人是否愿意。但我知道,华为与女排是一样可敬的,它们都是鼓舞着人们为国争光,创造惊世奇迹的英雄和勇士。也只有语言非凡的诗句,才更能深沉而又不失灵动地表达非凡的英雄和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