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次采访说到一个大院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4 10:41 阅读(0)
从一次采访说到一个大院
文何建华
2006年秋的一天上午刚上班,接到指令,十时整园艺场大院有一个重要采访。匆匆准备,提前数十分钟来到大院待命。不多时,一辆公务车载着来访者和多名陪同人员停在了大院中心。下车后得知,一位腿有残疾的中年男子就是主要采访对象。打量这人,身体微胖,身材适中,面目白皙,发型讲究,气质不凡,乍一看特像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经常出镜的某领导人。很快明白,他是国家国资委的一名有相当级别的官员,上小学时曾随父亲在这个大院里待过,并在大院西三华里的肖横小学读过书。其父在这里度过约四年时光,后官至中央核心层。
此次来,他是趁到郑州出差之机,受乃父委托到大院寻寻旧,自己也顺便回访一下曾就读的肖横小学,并为母校的小朋友送点书籍文具等物品,表达一下父子俩几十年来对这里的思念之情。
在高大的毛泽东主席白瓷塑像前默默肃立;在父子二人曾睡过的单人木床上坐一坐,摸一摸;在当年的餐厅打饭窗口往里边左瞅瞅,右瞧瞧;在常放电影的晒场上走一走,看一看;在住宅区偶见老人,握握手,问声好。……他的话少而又少,可能脑子调动的满是回忆。
看罢大院,来访者与陪同人员一起,步行至肖横小学。依然是窄窄的小土路,路边的庄稼泛着葱绿,身后的人不时冒出一句问话,来访者气喘吁吁中简单作答。在一脚高一脚低的行走中,他突然高声说:“当时,总感到这条路特别长,特别远,总赶不上小朋友”。一位陪同人员不加思索地高声接道:“不远哪,昨天下午,我们专门走了一遍,一会儿就到啦”!随后再无对话。后跟的人,你看我,我看他,都心领神会,这话接的实在欠考虑,咋不想想人家不正常的下肢呢?
在肖横小学的捐赠仪式上,佩戴红领巾的来访者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话匣子一下子打开,谈笑风生,热情洋溢,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又有几次得体的互动,令在场的师生和陪同人员为之动容。
仪式结束,驱车离去。肖横小学的每位学生,都得到了一份来自北京老校友捐赠的书包、文具、图书等。
临别的场面十分感人,握手,拥抱,叮嘱,祝福等一应俱全。主要陪同者热情地说:“回京后代问老人家好,问全家好,希望再次光临,希望带去父老乡亲们的思念!”来访者满口的“是是是”“一定一定”“谢谢谢谢”!主要陪同者又表示:“这次活动的所有图文资料,我们将派出专人送到北京,再给老人家捎去点胡辣汤料”!来访者又是一连串的“好的好的”“我请客我请客”!
隔些时日,县里果然派专人赴京,送去了光盘、影集和土特产。连等数天接不上头,最后得到的是“东西放传达室吧,领导正忙”!
结束了那次短暂的采访,回头再说那个大院。
偌大一个院子,位于西华城偏西北三公里处,大门右侧挂牌“西华县园艺场”,左侧挂“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近200亩,现完整保留宿舍、餐厅、粮仓、邮电所、小商店、机电房及办公用房等602间,经营管理着1949亩耕地。无数几十年前的实物,简报、文件、图表、学习笔记和工资册等,基本完好展示。院子里,花坛、毛泽东主席巨型塑像、松柏、水塔、曲径等依然保持着原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