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尘封的红色故事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4 08:27 阅读(0)
王满槐:一段尘封的红色故事
2019年7月26日,我陪窑街煤电集团退休的姑父姑母去参观古浪西路军战役纪念馆,这是姑父的一个夙愿,所以他看得很认真。所有的实物、图片、文字介绍都细细端详阅读。有些实物我们不认识,他就给我们做讲解。当看到一副图片文字介绍时,姑父突然大声说:“这个弄错了,这个地方把地址弄错了!”我们过去一看,上面是一座庙宇。姑父指着图片说:“这个龙王庙不是青土坡的,而是我们下石圈的。我从小就听过这个事!”接着他告诉我们一段红色故事。
红西路军在干柴洼战役失利后,开始向横梁一带转移,有些重伤病员无法随行,只能留下来。当时马家军搜查得特别严,老百姓家中如果藏慝红军,发现了就会被杀。在这样的恐怖气氛下,这些红军伤员只能藏在破庙里或者山崖下。
一天早上,我姑父的父亲,即图片中所说的尤好贤(因其是村里活的岁数最大的人,村里人都称其为“老尤爷”)在村头龙王庙里意外发现了两名红军伤员。这庙龙王庙建在河口村的打麦场东北角,隔河可见下石圈村和河口村,平时少有人来。据老人们回忆,当时那里还不是打麦场,庙宇的规模也比较大,“文革”破“四旧”时被毁,后来村民又集资重修,2018年整村搬迁后被拆除。当时这两名红军伤员怀里抱着两杆步枪,藏在供桌下面。他们看去也就十八九岁的样子,伤势并不是特别严重,主要是饥饿和疲劳。他们的脸上一层土黄色,身体极度虚弱,说话都很困难。看着这两个还是娃娃的红军伤员,“老尤爷”动了恻隐之心,但他也不敢把这两个伤员带回家,就安顿他们悄悄藏着不要出声,然后回家去取吃的。
那时候的老百姓生活极度贫困,家里也是缺吃少穿。回家后,“老尤爷”不敢和家里人说这件事,自己偷偷拿了些馍馍和水,然后趁天黑避开别人又到了龙王庙,把馍馍给了这两个伤员。两个伤员好多天没吃东西了,见到吃的马上狼吞虎咽,“老尤爷”劝他们慢慢吃,不然会噎住的。两个伤员很快就吃完了,他们又向“老尤爷”打听大部队的去向以及走横梁的路。“老尤爷”一一的告诉他们,并劝阻他们等身体好一些了再走,然后不敢多耽搁就回家了。后来“老尤爷”又去送了几次。
后来不知为什么,这两名红军伤员还是被当时的保长发现了,保长将他们押送到了大滩乡。押送的时候,“老尤爷”也跑去看,发现他们怀里抱着的那两杆枪不见了。后来村里修梯田,在一处叫“骆驼脖子”的一个大田埂子下,人们发现了一杆步枪,“老尤爷”认出就是那两名红军伤员的,估计他们当时被人发现后将枪藏了起来,后来又被别人藏到了这里。
这两名红军伤员被押送到大滩乡后,结局如何再没人知道。1958年高台县修建了红西路军纪念馆,保长押送红军伤员的事也被政府知道了,张掖行署来人将他逮捕走了,后来也无下落。当时下石圈村曾有四人在张掖上学(三人上农学院,一人上工学院),据当时上农学院的张立业说,张掖曾在一个干河滩里枪毙过犯人,他跑去看过,没见到那个保长。再后来“文革”开始了,这一段历史再也没人提起过。
姑父说,小的时候他父亲多次给他讲过这段故事,每次都很感慨,说那是些多年轻多好的小伙子啊,要是活着肯定都是不得了的人。一个质朴的乡里老百姓,“老尤爷”是不会理解红军战士的信念和追求的,但他能够从做人的良知出发,不顾个人和家庭安危去帮助这两个受伤的红军战士,后来也不将此当做邀功请赏的资本,依然过着他平淡的生活。这两名红军战士不畏艰苦、忍饥挨饿、献身革命的精神品质也深深影响了“老尤爷”,在后来的三年自然灾害中,他经常拿这段往事勉励姑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