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盼过年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4 00:03 阅读(0)

 ⿻盼过年

作者/贾文(黑龙江鸡东)  主编/仝仲堡(山西)
 
不堪回首的列车,又把我载回了少年生活亲历过的情景。那似水年华的况味儿,永远定格在我的心中,那艰难的岁月,永远让我难忘。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家中上有老下有小,我们哥仨、姐仨、加上奶奶和父亲母亲共九口之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兄妹皆接二连三地该上学了。然而,这九口之家的一切花销,都要靠父亲每月那四十多元钱的工资来支付,家中窭迫拮据。
因此,一日三餐吃的是玉米馇子、高粱米儿、苞米面、小米籽儿(小米儿算好的)。除了每月给耄耋之年的奶奶或父亲、小弟小妹偶尔吃点儿细粮外,到我和母亲姐姐这儿,基本就什么也吃不着了。那时每月才供应给每人五斤面粉,一斤大米,二两豆油。这点米和油,一个月当中有十天八天吃不上。为了解决吃油问题,母亲经常用米汤来熬菜,或不管做啥菜,都要用土豆混合熬菜来代替豆油。记得母亲常说,“媳妇媳妇你别愁,土豆就是油。”
 
 
 
那时油和细粮少不说,在蔬菜上也满足不了需要,干抱饭碗是常事儿。
夏天稍好一些,可到市场上买到最便宜的菜。到了冬天,就是大白菜、萝卜、土豆唱主角,咸菜疙瘩起承转合。那时通常连点粉条都吃不着。那个年代各种鱼肉才几角钱一斤,可还是吃不起。就连平时的鸡蛋也是吃不着的,过生日才给煮两三个鸡蛋。因为养鸡下蛋卖几个钱儿,好为我们买点铅笔本和生活用品什么的。
这些暂且不说,当时就连我们每人才2.5元的学费都交不起。记得上到小学三年级时不让用铅笔了,可我买不起钢笔呀,于是我就用高粱秸杆儿,往头上插上个笔尖儿,用线一缠,就做成了一支蘸水钢笔了。就是这支蘸水钢笔和自家做的书包,伴随我到小学毕业。说心里话,我连一个文具盒都没用过呀!
还有一件最难忘的事情,姐姐因家里实在拿不出30元钱到一个邻市中学就读,永远终止了学业,姐姐可是从小学一年到六年级一直都是学习委员、班长、学习尖子。每每提及此事,委实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呀!
 
 
 
因为家里特别困难,小时候想吃点零嘴都是奢侈(那时苹果才3、4角钱一斤),哪象现在的孩子们,想吃穿什么就吃穿什么,很多好东西都吃腻了。我想,现在的孩子们不亚于过去的公子公主了,可比我们小时候过年吃的都好上多少倍,委实有享不尽的福啊。
我们那时候想吃点零嘴,就是炒点苞米粒或黄豆粒儿,或者在炉盖上烙点土豆片儿什么的。依稀记得有时候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吃苹果或梨什么的,当时把我馋得真是垂涎三尺。于是,我索性跑回家去,切上一块萝卜,拿出来和他们一起吃,似乎炫耀我这萝卜,也不亚于你的苹果似的。
除此,要是再想吃点什么好的,就得等过年了。因此每当过年,即便家庭再困难,母亲也想尽办法为我们分上几把葵花籽儿,几块橘子瓣儿糖,或者分几十粒儿五艳六色的糖豆儿,其余的还能为我们分上几个冻梨什么的,别的就没有了。其实,就这些,当时我们的姐妹兄弟,都是乐不拢嘴的,相当满足了。
 
 
 
记得当时,我最馋的就是那些鱼肉和细粮。母亲每隔十天八天会给奶奶烙几张饼吃。可奶奶不舍得吃。奶奶偏爱二弟,每回二弟放学一进屋,奶奶就乐呵呵地招呼一声:“群儿呀,来,奶奶给你一块饼吃。”于是二弟就背着我们兄妹,在犄角旮旯里饕餮地偷着吃。有次让我发现了,我和二弟要,二弟吝啬地给我不点儿,之后你再和他要,他就不给了。当时我就生气地说:“等我长大能挣钱了,我天天吃那么多饼,谁也不给,馋死你!馋死你!”。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