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运城人把面叫饭,比如擀面叫擀饭、黏面叫黏饭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3 23:28 阅读(0)

 在运城吃面

 
 
作者:竹杖芒鞋空间
 
运城人把面叫饭,比如擀面叫擀饭、黏面叫黏饭,就像南方人把大米也简称饭一样,炒饭即炒大米,说明面在运城根正苗红,当仁不让,居饭食之首。
运城是山西的运城,也是中国的运城,晋南临汾运城这一带算是最早叫中国的地方,所以称中国的运城绝非虚妄。
山西人爱吃面,运城人尤甚。因为,山西那么一大片表里山河,从产麦区的标准来看,唯运城托大。几乎山西人喜欢的各种麦子运城都有,而且产量高、品质好、总量大,莜麦除外。
隔着一条黄河的陕西关中算是中国最有名的吃面地域,也是著名的产麦区域,陕西人对面的膜拜毋庸赘言。金庸武侠小说里总爱写几个侠客剑锋飘过风陵渡,再跃上华山论个剑什么的,觉得这样写很牛逼很拽,那个很牛逼的风陵渡就是运城市芮城县紧靠黄河的一个古渡口,那些个很拽的大侠里大概就有令狐大侠的身影。令狐一姓祖上运城临猗(古称郇阳),今日运城之临猗县、平陆县、盐湖区一带的令狐一姓瓜瓞绵绵子孙遍地,他们还吃面,只是不再有上华山论剑当大侠的了。风陵渡自古为黄河要津,郭襄就在风陵渡口,一见杨过误终身,从此江湖又多痴情女。话说风陵之得名于风后之陵,风后乃轩辕黄帝“三公”之一、伏羲长子……太多了,一扯就远了,还是说面。相信那时若真有令狐大侠、杨过大侠,也应是在运城打尖吃饱了面才过风陵渡的。
等等,关中的面不够么,杨过就不能过了潼关再吃面么?
还真不够。至少唐宋时关中的麦子还不像现在这样丰裕,李世民弓马定天下也只好拿隔河的河东来做了粮仓,那时候的官家的确爱在产麦区修粮仓,河南洛阳附近就有兴洛仓、回洛仓、含嘉仓等,黄巢起义一把烧光了洛阳粮仓,唐军就顶不住了。打仗就是打粮草,粮食很重要,李世民看准河东这块肥美沃腴的粮仓也是因为它的麦子比别的地方长得好,至少在那时好过了离他更近的关中吧。历史上无数次战役已证明河东之于关中的重要性,一旦河东的渡口失守,关中便门户洞开。河东可以没有关中,关中不能没有河东。
河东就是运城。秦汉时设河东郡,至此河东成为运城代称。为外地的同学脑补一下,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别号柳河东,子厚先生就是河东人,我们上学时没少从他那本《柳河东集》中淘宝似的背呀记呀考呀的,比如《永州八记》《三戒》中有代表性的作品《小石潭记》《黔之驴》等。不过,柳先生过黄河并不学大侠们衣袂翩翩用轻功一苇杭之,他走那座用铁牛拉着铁链的浮桥,这座桥的铁牛因宋时怀丙和尚用浮力原理从黄河泥沙中打捞上来后,再度名动一时。现在黄河铁牛铁人已在运城永济展出,美得令人眩目,有兴趣的可以去看,顺便还可以在鹳雀楼上远眺一下“白日依山近,黄河如海流”,再到普救寺凭吊一下崔莺莺的爱情故事,体验一把“待月西厢下,迎风半户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柳宗元就是河东永济人士。
 
接着说面,放久了会坨的。
运城人爱面是爱到骨子里的,面是供奉在他们生命里的图腾。
运城人的生活里到处弥漫着面粉飘飘洒洒的身影,无处不在,无处不面,面食几乎统治了运城人的全部生活和整个生命的各个角落。他们的面食崇拜从种麦开始,再从收麦、碾麦、扇麦、晾麦、晒麦、屯麦,再到磨面、箩面、和面、擀面、揪面、扯面、削面、剔面,把面食融化在劈柴生火、炊烟袅袅的日子里。所有农时农具农活大多以麦为马首是瞻,所有炊具厨具无不以面而论道置办齐整,无论是犁耧耙耱,还是锨铲镰杈,抑或是车马挑页、面箩筛子等等用具,几乎都是为伺弄麦和面而生的。
运城十三县市,一县一市都有各自引以为傲的面。
相关内容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