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吾乡人管抽烟叫吃烟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3 23:28 阅读(0)

 吃烟

 
作者:竹杖芒鞋空间
 
 
吾乡人管抽烟叫吃烟。这个“吃”字太狠,没有“抽烟”文雅,好像他们把烟草咀嚼之后再吞咽下去就能从中获取巨大的能量。
男人们大多吃烟,就算不吃烟的也要假装一下,因为不吃烟的男人如有洁癖,似乎自然断绝了与别人的联系。体力劳动的间歇,男人们大多要靠吃烟来打发,以至于我小时候特别盼望父辈们去吃烟,这样一家人都可以借机歇息一会。邻里之间红白喜事互相帮忙也是要靠烟来打理的,主家请来料理管事的一般就是管烟的,几箱烟交给他之后其他的事就不用操心了。烟草给了管事的掌管一切的话语权,说话有底气也有人听,只见那人胳肘窝下总是夹着一条烟,见人派活全靠烟来打发。
“张三,去搬桌子去。”话音未落,一盒烟先甩过去了。
“李四,挑几担水给茶房。”两盒烟塞就进了李四的口袋。
烟几乎成为一种乡村交际的硬通货,带着温暖的指令,腾云驾雾,很容易就抵达到了执行力的末端。
 
在外头工作的人回乡,不管抽不抽烟,口袋里总是要揣着烟的。见人三件事:递烟、点火、打招呼。一根烟敬过去,就算是被乡人承认了你的过去和现在,认可了你的远走与归来,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和情感。有时,遇见别人递烟,也要接着,最好点着,不然人家以为你嫌弃烟不好,落下入乡不随俗的闲话。用乡人的话说,吃一根烟,当下死不了。只有你让得别人的烟,抽得别人的烟,这才算被乡人接纳。不然,混得再好,也没人把你当回事:不懂事,在外头多半也混不出息。
男人们聚在一起,吃烟是呼吸空气之外的必选动作。一群人中打开一盒烟,二十根,能把烟散完才叫圆满,千万别心疼,只要大家都接着,那简直就是一种潜意识里的完美。要是遇见关系不睦的人家,能接你一根烟,再点着,就算脸面上依然绷着不见松弛,但火点着了,烟冒起来了,基本上就算是关系缓和的兆头。在乡人眼里,“烟火太勤”,不好,但“连一根烟也没让人吃过”,人情至此,也不好。也许,这烟穿肠过肚,能打通身体和人世间不可言说的沟沟坎坎吧。
烟是媒介,但必须表里如一。我碰到过那种随身装着两种烟的,见有用的人递上好烟,对一般人用差烟打发,要是落下话柄,在村里基本上就算废了,没人愿与你供事,放在现在社交网上一定是弹幕差评霸屏。拿好烟打散乡人是没错的,但千万别这烟的价钱挂在嘴上。显摆一盒几十几百、一根几块钱,在老乡面前没意思,他们不吃这一套。烟吃着了,心里却把你小看下去了:矫情个啥,这么贵的烟,不是钱来路不明,就是别人送的。只有舍得散自己的好烟,又放下身段肯吃他们的烂烟,才算与乡人揉成一片,不分彼此。尤其是在城市工作返乡的,敬烟、散烟、递烟,是必须重视起来的环节,不然,在外面干得再好再阔,在村里也是废柴。
 
老三这几年在城里发了,由当木匠盖房子到承包工程,最后干到了房地产开发商,在城里豪宅好几套、豪车养了好几部,回村也低调得很。每次在村口就提前下车,把软中华早早拆开好几盒,一路散烟、点烟、陪着吃烟说话。碰见拉车、挑水的乡人,手上顾不上接烟的,也要把烟别在耳朵上夹着,烟一颗都不能少,每一颗烟的背后都是必不少的礼数。
“老三,发财了,抽软中华。”
“好叔嘞,发啥财,混得行不行,吃烟还管得起,就落下两盒烟钱,晚上到家喝茶吃烟来。”
吸烟有害健康,道理已不用再讲,但回到村里得讲村里的道理,或许是烟随身附着的细节,如散烟、点烟、吃烟,拉扯、客套、寒暄,天然地涵盖了动手、动嘴到动心的一套复杂程序,才使吃烟成了他们摆脱不了的选项吧。假期回家,早不摸烟的我专门在行礼箱里压了两条烟,这次回去见人多,烟约么够用了。刚到家吃完饭正要出门,母亲又叮咛了一遍“把烟装上,见人递个烟”。我边走边摸衣服口袋,一路上贴身的一盒好烟已被我暖热了。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