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村游记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1 21:40 阅读(1)
郭亮村游记
文/段建筑
郭亮村隶属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沙窑乡,位于河南省新乡市辉县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处沙窑乡、与晋城市陵川县古郊乡昆山村交界,海拔1000米。郭亮村依山势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地势险绝,景色优美,以奇绝水景和绝壁峡谷的“挂壁公路”闻名于世,又被誉为“太行明珠”。
畅游郭亮村一直是我多年的愿望,去年五一终于得以成行。从山东出发,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千里迢迢,来到了太行山下。因天色已晚,,我们先乘坐景区观光车到位于南坪停车场附近的宾馆住下,然后第二天一早再游览郭亮村。
第二天早上5点多,起床吃完早饭后,我们徒步来到南坪停车场,坐车到郭亮村。停车场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有成百上千的游客在等车。我们坐上车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迂回前行,坡度之大,转弯之急,令车内游客惊叫连连。经过几十分钟惊险刺激的车程,穿过郭亮洞,到达了郭亮村停车场。
下车之后,我们首先到郭亮村游览。据同行的导游介绍:郭亮村在东汉末年,连年灾荒,加上地主和封建官府的剥削压迫,民不聊生。太行山区的农民儿子—郭亮,率部分饥民揭杆而起,反抗压迫,农民纷纷响应,跟随郭亮,很快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农民队伍。当时封建王朝慌了手脚,屡次派兵镇压,只因山高路险,皆遭失败。后来,就采取了封官许愿的办法加以利诱,当时郭亮手下有一将领名叫周军,投降了官府,被封为“平西大将军”,率领官兵前来镇压。因寡不敌众,郭亮只得退守西山绝壁,后因周军围困,粮草断绝。郭亮急中生智,让士兵将战鼓与山羊悬挂在树上,羊四蹄乱蹬,鼓声咚咚日夜不停。同时,郭亮令士兵从山背后用绳索系下绝壁,安全转移到一自然村(今“会逃站”)。这个悬崖上的山村,人们为纪念郭亮,在建村时便将村名取为“郭亮”。其位于太行腹地,房子倚山崖而建。村前咫尺是百米悬崖,这里拍摄了《举起手来》、《清凉寺钟声》等60余部影视作品,被誉为“华夏影视村”。
郭亮村依势座落在山坳里,房子依山而建,错落有致。青石垒墙,白灰嵌缝,屋顶灰瓦,木门木窗。村前是沟壑连绵的皇碑尖岭,村后是峰峦叠嶂雄伟壮丽的莲花山。
郭亮村下边的汉柳,是一棵千年古树,胸围4.2米,1978年一场大风把它拦腰折断,人们以为汉柳会枯死,谁知次年春天,半截树桩上又长出新芽,树干一边长出枝芽,其造型酷似一条巨龙。
我们沿着环山公路,来到大小观景台。站在大小观景台上,不仅能够欣赏美丽的万仙山风光,而且能够看到绝壁公路的全貌。只见挂壁公路悬挂在刀劈斧剁,岩石色泽赤红高130多米“红色绝壁大峡谷”之上,壮观而震撼。
海拔1297米,有一石缝孤独另立,与绝壁隔离10多米,名为另山。明清时,有人家在此筑屋,现存四个院落,十二座房屋,均为木石建造。门外绝壁高100多米,被称为另山村,又称崖上人家。有赞民谣:“千仞绝壁立太行,高阔雄险在郭亮。崖上耕织农家乐,清风白云拂石房。”
参观完崖上人家,我们沿着峡谷小道,来到谷底,观赏美丽的【天池】,天池水面平静如镜,池水碧绿,深不见底,青山倒影。池水出口水流飞泻直下,美丽至极。
继续前行,我们来到了一直魂牵梦绕、令人震撼的挂壁公路。
据资料介绍,1972年,不甘苦熬的郭亮人在党支部书记申明信同志带领下,向绝壁要生路,要通道,全村挑选出13个青壮劳力,组成突击队,用土专家、土办法在红岩绝壁上测出隧道线,聚在天梯下举拳面壁,发誓要凿穿绝壁,打出通向山外的大路。
修路没有钱,全村卖牛羊,卖药材,卖山果筹资。突击队员每天的伙食费只有1角4分钱,一日三餐喝玉米粥配自家腌的老萝卜。在无电、无机械的条件下,凭手工用五年的时间一锤一钎的凿出1250米长,6米宽,4米高的隧道,开出石方26000产方米,打秃钢钎10多吨,打烂铁锤上千个。上至70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娃娃轮流上工地,清理石碴,人人肩头成茧,十指流血。在工程最困难的时候,辉县教育局100多名教职员工在局长原永同志的带领下赶来援助,加快了工程进度,1977年5月1日竣工通车,郭亮洞是南太行第一个横穿绝壁的隧道,号称太行隧道之父。郭亮隧道外侧的35个天窗,当初是为了便于排碴,如今成为通风透光的观景台。为此,村民王怀堂还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