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探:蔡旭和他的散文诗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1 03:03 阅读(1)
文| 苏有明(甘肃)
微探:蔡旭和他的散文诗
1
蔡旭,曾评“中国当代优秀散文诗作家”(十佳)之一,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蔡旭,是编辑是记者是报人,更是散文诗爱好者痴迷者、倡导者推广者、参与者见证者。
蔡旭,是中国目前出版散文诗集最多的一位,在他已出的41部集子中,仅散文诗集就有32部,而且,退休之后,他每年都有新的散文诗集出版。
蔡旭,这位被散文诗所诱惑迷惑折磨的“退休高级编辑,不退休散文诗人”,如今,他把自己也“活成了写成了折磨成了”一首“折磨人诱惑人迷惑人”的美丽的散文诗。
2
蔡旭的散文诗创作起步很早,1965年,当时还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读二年级时,就在《文汇报》上发表了处女作《春节短歌》(三章)。改革开放以后,他的散文诗“天女散花”似的撒落和穿插在各级报刊物之中。凡刊发散文诗这一体裁的、不管是杂志还是报纸,也不论是公开发行的还是内部交流的,几乎都有他的作品。
我和蔡老师的“相识”,就是我从各类刊物上常常品读他的散文诗开始的。
3
蔡旭的散文诗,不但写得很早写得很多,而且,还写得很另类。
他能在平凡、平常、平静、平淡,甚至平庸的琐碎的事物中,找到让人意想不到的“诗美”;
他能在简单、普通、日常、甚至单调、灰暗、枯燥的生活场景中,发现让人灵魂为之一振的“支点”。例如:《晒被子》。
他有避开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千人雷同的“金钥匙”。
他有能力在别人认为没有意思不值一提不值一写的事件中,发现或找到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亮点”和“靓点”。例如:《轮椅上的飞奔》。
4
蔡旭之所以把散文诗写得“明白如话”“清浅易懂”,一方面是报人的“职业习惯”;一方面是他努力追求的风格;另一方面是他欲把散文诗加以;普及、推广、改良、再提高、提纯的初衷在里面。
蔡老师一直主张散文诗要“一读就懂,越想越深”,即直白背后的深刻和深意,所以,他的作品中没有艰涩生僻、拗口难懂的字词或典故,似乎更适合像我这样文化程度不高识字不多的平民或贫民们阅读、研习、欣赏,仅从这一点来看,蔡老师是有意而为之的!
因为,写出作品且发表出来,就是让人看让人阅读让人欣赏的,就是想带给阅读者,以欢乐、以鼓舞、以信心、以勇气、以力量;或者带给阅读者以沉思、以掂量、甚至以鞭挞和拷问;而不是让读者猜谜,并且花费了大半天时间也猜不出的哪种扫兴,作为复旦大学的高才生,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他完全可以说一些“之乎者也”“酒要一壶壶两壶壶”“多乎哉,不多也”之类的强调。
可是,他,没有。
因为,他,知道——“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因为,他,知道——“删繁就简”“标新立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