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原风景|守望相助,回不去的故乡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1 01:15 阅读(0)
故乡的原风景|守望相助,回不去的故乡
原创 周国军 我思故我在
生活,就是一个不断逃离,最后发现自己回到原点的过程。
离开家乡二十多年,对这句话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
早两天网上的一个视频,广州版沈魏(符凡迪)登上安徽卫视“势不可挡”时说,“我从来没有想到会来到这个舞台”。听到这句话,让我把来时的路在心里又过了一遍。
有些人习以为常的日常,是很多人无法企及的梦。生活并不是单纯的岁月静好,背后还有很多苟且与艰难。
父亲生病,昨天我回家接他上长沙治疗。他已在乡镇卫生院住了一周,效果不明显。
上午我去卫生院给他办出院手续,由于下午还要输一次液,要等待,我在卫生院周围转了转。
三楼是住院区,应该可以住六十来人,每一间病房三人,有二十来间病房。
病房除了没有空调,设施已与城市医院差不多了。卫生间、风扇、电视机,以及病床端的供氧和呼叫设备等等。
病房旁有护士站、医生办公室;二楼是各种检查功能室;一楼是挂号、缴费、拿药、输液等职能窗口和门诊区。
单从设施配备来看,乡镇卫生院能达到这个标准,非常不错了,可以应对一般的常见疾病。
由于昨天恰逢蒋市街赶场,上午来看病的人比较多。
来来往往的人流中,除了医护人员是中青年,来看病的全是老年人。
三楼住院区有十来个病人。
与我父亲同一病房的是一个85岁的爷爷,74岁的老伴负责照料。这爷爷患有心脏病,儿女都在外面打工,过年才回家。
我们回家时,父亲说那老人昨天才进院;先前有两个老人在那病床住过,都是男的住院,女的照料。住两天就回去了,他们出院的标准,就是感觉“好点了”。
我在走廊往两旁的病房瞅了瞅,病床上躺的全部是老年人。床沿或过道还坐一个老人。
从观察到的情况来看,男性患者居多。
一楼门诊缴费窗口,也是来来往往的老年人,两人一组,大多是一个老人看病,一个老人陪护。
透过眼前的景象,一个词迅速跳出来,守望相助。一幅乡村家庭互助图,拄棍、弯腰,背袋,一步一颤敲打着冰冷的地板,发出“咚”“咚”的声音。
其实,相濡以沫更合适吧。
村上没有村医,对于农村的相当一部分老人来说,就医,这里是他们的起点,也是他们的终点。
他们感觉生病了,就来到这里;输两天液,感觉“好点了”就回家了;然后又不舒服了,就又来了;感觉好点了就又回家了。
他们,没有更宽裕的经济去外面大医院就医;也没有人陪同他们去就医。
这社会变化太快,在大医院他们不仅看不起病,对那些复杂的程序和要跑的检查,他们根本就没办法应对。
而对年青一代来说,农村已经不是他们生存的土壤。
在这个金钱为王的时代,传统的刨地已经无法养活一家人。刨地无法阻断贫穷的代际传递,也许,那些真正在家刨地的男人因为娶不上媳妇,在他这一代走向终结,对他来说,贫穷也就终结。
而在外漂泊的人,一旦选择回家,如果没有赚够足够的资本,回家后可能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正如以前网上有句针对农民工和留守儿童的鸡汤说,我双手抱砖,就无法抱你;我双手抱你,就无法养你。
对于留守老人,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网上有新闻说有些留守老人在家,去世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被发现。
而对进城务工的人来说,前面是回不去的故乡,进不去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