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 白居易 王勃 王维 孟浩然 李白 杜甫 李商隐 | 宋代诗人: 辛弃疾 苏轼 柳永 李清照 王安石 欧阳修 | 清代诗人: 龚自珍 曹雪芹 钱谦益 纳兰性德 王国维

嘬到“臭螺蛳”,就当吃了碗螺蛳粉吧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0 22:59 阅读(0)

嘬到“臭螺蛳”,就当吃了碗螺蛳粉吧

  陶国林散文|螺    蛳

 作者简介:陶国林,男,嘉兴人。一九七八年就读湖州嘉兴师专,毕业任教时郊区蚂桥乡、王店镇中学,或专或代几任教所有课程,后转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曾任王店、王江泾、油车港三镇成校负责人。
 
 
       想不到螺蛳粉成了网红,二十多年前,在柳州的街头吃过那里的螺蛳粉,以为是吃到了臭螺蛳,要和店家理论,经介绍解释才知道,这才是螺蛳粉得特色。其中的臭螺蛳味道,也不是臭螺蛳而致,店家们用酸臭笋、猪骨头、螺蛳或田螺,配上其他的多种调料炖制而成的类似高汤,都有一股类似臭螺蛳的味道,但各家又各有不同,都有自己的秘方。
 
     如倘若没有这“臭螺蛳”的气味口味,螺狮粉当是不会红起来。前几到菜场买菜,但见卖鸡蛋摊也在卖螺蛳,也在傍螺蛳粉的网红做螺蛳生意。据我所知,在我们嘉兴一带,过去也有在正月里吃螺蛳的,不过比较稀罕,虽然有特色,但总归还只是家常菜。正月里,气温尚低,螺蛳上市极少,到了春暖花开的三月,螺蛳就多了。
 
      过去这些时候,在我们乡村小镇,几位讲得拢的故友相遇,到小饭店点上花生盐津豆,白切肚片白斩鸡,抄上一盆螺蛳…,在酒坛吊上几吊黄酒,叙情小酌;上茶馆的茶客们,也有常边吃茶,边嘬着一碟螺蛳吃早酒,酒后一小碗阳春面,才回家干活,都是惬意不过。三月螺蛳鲜啊,螺蛳肉只一点点,就要嘬得多才过瘾,也要多花力气的,就会多吃饭,“多箩螺蛳多箩饭”,所以粮食紧张的时候,连螺蛳都不敢多吃。
 
      因为螺蛳不起眼,从来也没有想要去弄清它的身份特征。多年前,我在中学兼任多几年的生物课,生物书中有不少字和名称,备课查了字典后来也大多记不住,更不去关注小小的螺蛳。
 
      写此文时先度娘了“螺蛳”。其称螺蛳是方形环棱螺的俗称,是田螺科动物方形环棱螺或其他同属动物的全体,又名方田螺,江浙一带俗称"螺蛳"。生活于河沟湖泊池沼及水田内,多栖息于腐殖质较多的的水底。喜生活在冬暖夏凉、底质松软、饵料丰富、水质清鲜的水域中,特别喜群集于有微流水之处。
 
      其食性杂,以水生植物嫩茎叶、细菌和有机碎屑等为食,喜夜间活动和摄食。在水温15℃左右开始活动与摄食,生长适温为20℃~27℃,30℃以上时会将肉体缩入螺壳内停止摄食,群集于荫凉处或潜入泥土中避暑。水温超过40℃会死亡,低于8℃便潜入泥穴中冬眠,来年开春水温回升到15℃左右才重新出穴活动和摄食。而田螺也称中华圆螺,一种大螺蛳,以水田居多。如此“正月螺蛳”稀罕,螺蛳因此而鲜,大热天就会多嘬到臭螺蛳。
 
       我年少的时候,物质还匮乏,有几年的时间,家里烧中饭和夜饭的任务一度落在了我身上,而小小的螺蛳也曾帮过我些忙。那时元宵还没过,大人们就参加生产队的集体劳动,春季捻水河泥等积肥,学大寨挑地墩填浜造田,平整土地等等。正月半一到年算过好,家里一盆比盐还要咸的扣肉,那条搬出搬进的不知几回,预示年年有余的面目全非的全鱼,一碗快要蒸疏掉的肉嵌油豆腐,一二天功夫就被我们快速“扫除”,难得有钵头底剩下猪头肉老笋干,也不见了肉腥。
 
      我烧饭最大的压力就是无菜可烧,就只好去挖黄鳝泥鳅捉鱼摸螺蛳了。由于天还寒冷,还不容易抓到,捉来之后养在缸甏里,以备不时之需。这样基本解决了饭桌上无荤之虞,同时也可以给重劳力的大人补充能量,也是我们的一段生活历练。
© 2013-2022 古诗集 | 古诗词大全 诗词名句 古文典籍 文言文名篇 唐诗三百首 宋词精选 元曲精选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