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地摊那些事儿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0 17:51 阅读(0)
摆地摊那些事儿
作者简介:万小红,嘉兴市作家协会会员。嘉兴秀洲油车港镇人,中国石油浙江嘉兴销售分公司员工。知天命的年纪,热爱一切可以热爱的人和事,常用文字记录心情。
今年的疫情影响,后期催生了一个网络热词“摆地摊”,全国各地在一夜之间都放开了地摊市场,吃的穿的用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卷土重来的地摊经济,给城市增了几分烟火气,市民们光明正大地摆起摊位,因疫情影响的家庭生活也多了一个补贴家用的好来源。甚至有些报道里还出现了开着宝马奔驰的车主也轧起了闹猛,做起了后备箱生意。
也许,他们参与的真正目的不在挣多少钱,而是来感受下那热烈的地摊氛围而已。至于后来有新闻说某地举办夜市后备箱展销,规定报名者只能是奔驰车主,这样的“摆地摊”就失去了原本的味道,只能说是一场作秀罢了。
对于摆地摊这事儿,我一点都不陌生,在过去的岁月里也曾经摆过摊,至今都还历历在目。
八十年代初,父母在家伺候着四亩多水稻田。同时,家里自留地很多,一日三餐都是靠自己种的蔬菜维持,最多在逢年过节时才去街边早市买点肉类。那时候,除了农忙时节,父母呆的最多的地方是自留地里。他们整天在地头忙活着,有时天快黑了,还在给地头浇水。白天被太阳晒得蔫蔫的菜叶,“咕咚咕咚”喝饱后,美美地伸个懒腰,那青翠的菜叶就直直地伸展开来,一片郁郁葱葱。
春天,豆苗瓜苗下地;夏天,豌豆丝瓜蜿蜒;秋天,南瓜红薯满垄;冬天,青菜白菜傲霜。一年四季,家里的餐桌上都是自己种的蔬菜,根本吃不完,多余的怎么办?只有去其他的乡镇摆地摊。农闲季节,父亲摇着一条小小的木船,载着新鲜蔬菜和咸菜外出售卖,天凝,虹阳,盛泽、南浔等好多乡镇都留下了父亲的吆喝声。
有一个夏天,赶上暑假的我,就跟着父亲出了一次摊。为了赶时间,父亲和大伯在头天傍晚就开始收拾起航。小木船比较轻巧,两个人轮流换班摇船。而我躺在船舱里,那夏夜的美丽星空到现在还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呈现。不知不觉,我恍若躺在摇篮里,摇啊摇,到了外婆家,外婆好客地给我张罗着。在“咿咿呀呀”地橹声中,我甜甜地睡着了。等我醒来时,太阳升起,小木船已经到了江苏平望的市河中。
父亲和大伯把船舱中的蔬菜一一搬上岸边的马路市场,找了一个靠河的街角,为的是搬运方便,也为了能随时看到小木船。我把那长长的苋菜秆当做一杆杆长枪,雄赳赳地把它们搬到摊位前。最重的莫过于那一只只装着咸菜的圆滚滚的陶瓷甏。一切准备就绪,父亲就开始吆喝。
一会儿,菜摊前就聚了好几个顾客。他们说着糯糯软软的吴语,手中一直不停挑选着。一位大妈看中了长长的碧青的苋菜秆,说要拿回去炮制经典的臭苋菜,可以做臭卤,任何食物丢臭卤甏里浸几天,上蒸锅一蒸,是绝对的开胃小菜;有个阿姨看中了咸菜甏里的大头菜和雪里蕻,一下子称了好几斤,说咸菜放在家里多几天也不会坏;还有那雪白菜秆金黄菜叶的盐齑菜,更是成了抢手货。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些顾客买好菜,会和父亲打招呼:你们啥辰光再来哦,我们还来买!那时候,浙江这边的菜农在摆摊时,那一口浙江话就是有别于本地菜农的金字招牌。
大约过了五六天,新鲜蔬菜早已卖完,而带去的二十多个咸菜甏也已经卖空,准备启程回航。这几天的短暂摆摊,父亲和大伯的收获可观,最开心的莫不是我。在平望,我每天早上可以吃到梦寐以求的油条或者肉包子,中午还有几分钱的阳春面或者雪菜肉丝面,这些在我家里,可是一年都难得尝到一回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