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碾之故事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0 13:43 阅读(0)
拉碾之故事 韩前忠
拉碾之故事
石碾虽被历史所淘汰,成为古董,然吾村塘角之碾依然如故,半露半隐于草丛之中。每每步行于此,立马勾起回忆,其诗亦来嘴边:“碾子石磨圆对圆,碎面粉米软还软。人为省力驴上套,万担谷粒不复原。”
河姆渡时期,则有石碾,碾米方便,延续数千年。可谓古人之智慧矣。
解放初期,石碾并非村村皆有。人多之村方有一碾,人少之村则无矣。唯有臼窝舂米,石磨碎面,其劳动量甚大矣。缘碾砣千斤有余,碾盘四倍于砣,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石材,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石匠凿制现成,亦因人少而不为也。
碾虽笨重,不易来之,然村必有之。因诸多食物全靠碾制而成。例曰,农者将谷绕盘圈置,不厚不薄,厚则溢出,薄则成粉。牛循环转圈,人随牛转,并用木制板耙,来回翻动,让谷粒睡于砣下。碾转碾转,一番功夫,米白糠黄。其时,牛憩人忙,忙于筛糠提谷,谷撮盘道,再碾再提,无谷而止。吃碗白饭,难于上天矣。
60年代中叶,吾亦舂过米,推过磨,碾过谷,回想起来,苦乐兼有矣。
不知何时,吾村碾盘因薄而裂缝,不像衣破可补。亦有智者以黄土和泥补之(无水泥),晴天勉强可用,雨天则满盘泥水,不堪入目。久而久之,厌倦矣,无奈矣。于是乎,村民担谷于异村,一个来回,汗流浃背,腰酸腿软,辛甚至哉!村官(生产队长)见之,于心不忍,痛下决心,弃旧换新。故召集村之明理者商酌后,亲请石匠至牛王尖山腰,凿制碾盘。半月许,大功告成。其直径四米有减,厚两尺左右。盘底四周凿有斜槽,深一寸许,便于敲动。村官率众汉上山,用钢筋造杠敲之。因石质坚硬,敲之岿然不动。众三思后,将盘之东西南北各钻一斜洞,深一尺,放少量炸药,配雷管一颗,索引一米,四洞同时点火,一声巨响,果然敲动,再由数十位壮汉合力翻底朝天,石匠再将盘底凿平,待请下山。可谓“柴多火焰高,人多力量大。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矣。
时至秋末,稻谷丰收,散放牛羊之时,恰是请盘下山之日。村官请来法师,召开村民大会曰:众位乡亲,法师已选好请盘之良辰吉日,望众位壮汉“准备战斗”。事先吾必约法三章:一曰敬拜山神大典由法师主持,务必严肃庄重,不许胡言乱语,不许举止非礼,以图吉利;二曰人心齐泰山移,步调一致,听从指挥,防意外事故,保人身安全;三曰稳住阵脚,循序渐进,心急不能吃热豆腐;四曰请回盘后,大摆宴席,见者有份,酒肉管够。顿时全场掌声如雷。
翌日,拉碾队伍浩浩荡荡开往牛王尖。石牛母子䇄立山端,吸宇宙之灵气,赏大地之美景,似乎笑容可掬,“哞哞”相迎。众至盘下,列队就位,整齐有序。请盘仪式开始,只见法师焚香烧纸,磕头跪拜,彬彬有礼,振振有辞,大意为求神保佐,一路平安,马到成功也。众人亦随而拜之。礼毕,鼓乐喧天,鞭炮动地,热闹非凡。
请盘开始,由石木二匠指挥,数十位壮汉将盘石竖为轮状,下垫石草,以防滑坡摔裂。将长一丈有六之粗杠穿插盘心,以木屑紧之,以防滑移。盘心两翼轴长一致,以保平衡。木轴两端分别凿些小槽,以防绳滑。将特粗麻绳分别套于木槽,每翼五根,绳长十米许。众汉皆至石盘上方,跨蹲拉索,亦可借树之力挽套,劲往上方使,让胆大心细、眼疾手快者拆去垫石,上方众汉齐控绳力,让碾盘慢慢下山,立于一平坦处。其时,众人松口气,喝杯水,熏火烟,小憩一会。然法师一路烧纸作揖,忙得不可开交,意求土神庇护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