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张季次的文艺评论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1-20 12:24 阅读(0)
浅谈张季次的文艺评论
文/新 源(四川)
我与张季次(笔名季风)相识二十年有余,彼此以兄相称,觉得这样亲切。那时他在攀枝花文化系统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在成都邂逅,初次见面就感觉张兄谈吐不凡、文雅潇洒,明智达理,学识丰富,帅气的脸庞似乎拉拢了与他的距离,热情的笑容似乎包容了与他的生疏,顿时我觉得他丰富的表情里透出无际的亲和力,不可抵御地扑面而来,诱惑着你想与他多相交、相逢。
那天晚上,我们相谈甚欢,印象颇深,说好以后多相约交流,我还说要多向他请教。但是后来他忙我也忙,见面次数极少,他比我更忙,音坛、词坛、艺坛、评坛等方面都在耕耘,而且听说成绩不菲。再后来,他退休了,我也退休了,听友人说他定居成都,反倒更忙,不断有文章、评论等见诸于报刊、杂志。直到前几年双方才重新联系上见了面,其亲热程度可想而知。二十余年过去,张兄仍不显老,反而脸色更加红润,精神更加饱满,说话更有中气,我开玩笑说嫂子把你伺候得好。可谓:性格开开朗朗,待人亲亲切切,治学严严谨谨,事业红红火火。特别是那双炯炯有神的双眼,展现给你创新的活力和气质。
说实话,我是近年来才在微信上看了他的几篇文章,相看恨晚。其文章功力、笔力、深度、广度果然了得!尤其是他的评论,独具个性,熠熠夺目。我是字字拜读,细细品味,是学习,也是享受。我说过,张兄在文艺界历练多年,不畏艰辛地摸爬滚打,实践显示出艺术(音乐)评论的个性,其特点为底蕴厚重、主题鲜明、用词精到、层次清新,细腻精湛,不泼辣而又绵里藏针,不夸张却又提炼精髓,不柔性却又情感弥漫,不张扬却又抒怀创新......
年前,张兄要远行,送我一本2019年第5期《西南作家》,欣喜地介绍这期是曾令琪主编的文章特辑专辑,并谦虚地说这期有他的一篇文章。我接过来一看就感觉分量沉甸,封面上首是贾平凹题写的“西南作家”遒劲有力的四个字,中间是《西南作家》主编曾令琪的彩色照片,敦厚、老成、聪慧、睿智。我早就听张兄说令琪君虽然年轻,却广识博学,极有天赋,笔耕于诗词、辞赋、散文、评论、小说、楹联和书法等领域,可以说在文学上是全才,造诣颇深,所以我也为之久仰。封面下方是曾主编写的“一剪梅”的一首词,我即刻敬读数遍。短短60个字,可谓字字珠玑,既浓缩了他的昨天,抒发了今天,也憧憬着更高目标的明天。
我以为,评论好一个文人,一种是侧重宏观评论即首先从几个方面比如其人的自然情况、其人的品质、其人的文采和其人在文坛的贡献等去把握,另一种侧重微观评论即某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或一个剧本,或一首诗词等等,不管何种方式,评论的难度不亚于标的本身。文学界有一句话,“评论家是作家之中的作家”。是的,要源于标的又要高于标的,从某种程度讲,评论有引领文学的作用。就拿曾主编来说吧,令琪君是国内起码在西南地区文学界响当当的人物,没有一定水平是评论不好的。我看到张兄用他的独到的“层层剥皮”,“笔里藏刀”,“画龙点睛”等方法(仅是若干方法的一点点)来评论令琪君。你看,令琪君25年来,激扬文字450万字,出版发行文集17种,荣获国家级、省级奖项达100多个,真是令人惊叹的数字和成就。且看张兄评论开始“剥皮”,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张兄对令琪君追溯到孩提时期,天赋从幼年开始积累,聪慧从勤奋开始孕育。张兄对令琪君身世的了解比记者还记者,虽千把字掠过,然粗放不失细腻,概括不失精炼,一个饱读博学,深藏智慧的才子形象便跃然于评论意境之中,后用古人之“腹有诗书气自华”来“画龙点睛”,使人们逐渐进入“印象令琪”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