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齐长城
长剑似雪
以往是把写好的文字粘贴过来。第一次在QQ的日志里直接写,对版面不适应,感觉不舒服。
尝看驴友的行迹,驴行的日志,羡慕的很。自己却总是优柔寡行。昨天终于上路了,跟随景裕诸君。七点出发,早上不能行拳,心里慊慊的,这是不能果行的一大原因。蠖屈在车里,腰腿有些疼。越过石马,到了莱芜的第一个小村东车辐庄。不远处有西车辐,少有人明白车辐了,何以名此,不得而知。从村西北上山,一开始就是陡坡,只好慢慢地蠕动,远远地落在后边。谭师兄跟在我的后边,有意护驾老夫。登山人的脚跡时有时无,瞒过蓬蒿荆棘岩石,优悠而行。
(昨晚写了以上这些,头晕腰腿疼,搁笔而寐。)
半山回望,东西车辐村隔路而居,西南方一个大的村落即是和庄吧。四面山围周遭,灰色迷离,东南山中一片大水,波光粼粼,石马水库也。上的山顶,汗水濡湿内衣,不再寒冷。平远山重重叠叠,大家说一直向西北走即可。啊!“西北望,射天狼”,苏东坡作密州太守时写的词吧。就在我们东边二三百公里的地方。北边的山隙里耸起两股白烟,是白杨河发电厂。
沿着山脊走,没有路。一道烧荒的黑色痕迹两三米宽,正好适我的足。途中,谭师兄看见一块双土石,颇可观赏。画家在前面远远的叫喊,“双土石”!我们三人欣赏了片刻,石大背不动,无力带回,只好放生它。不远处,又看见一片化石,价值更高了,仍然是就地欣赏,生一些慨叹。
走下一个山头,看见一溜石墙,断壁颓垣,矮而窄却长,这就是齐长城。感觉不太是,也不像现代的梯田石堰,它沿山而走,多在近山顶的高绝处,里边无土,不类田堰。无人可问,继续前行。傍着齐长城走,一个山垭口势险崖高,略有其味。翻上山顶,形势益发险峻,悬崖陡直,不可逾越。登高而望,齐长城逶迤数里,在荒山漫野中蜿蜒。现在虽不雄巍,在两千年前的冷兵器时代,其险其高其壮,足以扼敌。
这山头原来是望鲁山,属泰沂山脉。山势绵亘,伏压莱芜、博山两地,是博山与莱芜较高的界山之一。是春秋战国时期齐国与鲁国的分界线,因其巍峨高耸,背齐而面鲁,故而得名望鲁山。《齐纪》载:“(齐)宣王乘山岭筑长城,西起济州,东至海,以备楚”。《博山县志》载:“自峨岭之脊,东逾秋谷,接荆山,通岳阳山以东,逾淄水,接临朐、沂水界之东泰山”;“自(峨岭)脊西行,跨凤凰山,连原山、王大岭,出青石关,西接莱芜境山,皆长城岭也”。距今两千多年的齐长城又名长城岭、大横岭,是齐国为防御鲁、楚及中原各国的军事入侵而建,也是齐国和鲁国的分界线,《管子》曰:“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齐长城自济南开始,向东经双泉、马山、万德、历城、泰安、淄博,至青岛市冀岛区东于家河村东北海滨,横贯十八个县、市(区),穿越一千五百一十八座山,全长一千二百多华里,史称“千里长城”,比秦长城早四百余年,堪称“中国长城之父”,也是我国古代建筑最雄伟的代表。
山顶眺望,南边群山灰秃无木,草蒿黄褐;北面山上柏树蓊郁,时裸白崖直壁;历经沧桑的齐长城剩此残迹供人凭吊。不由想起王昌龄的“高高秋月照长城”。
望鲁山东麓的青石关是齐长城上最为著名的关隘,位于现在的莱芜市青石关村,此行还要访它。浩浩的北风里,揖别望鲁山,投青石关村。
遥遥的望见一队驴行者自北边走来,半山相遇,互相问询,行行重行行。孰料走错了路,错过了青石关,前面即是白杨河了。我们踅回头,再行西北,下山,却到了樵岭前。糟糕的很,左腿膝盖疼得厉害,下山竟然不支,一步一挨,便打了退堂鼓。
时过晌午,在干涸的河滩里席地午餐。馒头咸菜,风沙微微,胜酒店的宴席多多。一停下,冷冽变乘虚而入,大家叫冷。起来沿博莱公路行走,反不如山路舒服。
没有访到青石关,心里惘惘然。
据说,古代的青石关在经济军事等方面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博山与莱芜的咽喉通道。这条通道被冠以非常形象的名称--瓮中道。瓮中道上,深深的凹进青石板的车辙痕,清晰光滑,满浸着战马征车的萧萧。青石关城门现在还基本完好,令人神往的是蒲松龄笔下的青石关景色:
身在瓮盎中, 仰看飞鸟渡。
南山北山云, 千株万株树。
但见山中人, 不见山中路。
樵者指以柯, 扪萝自兹去。
勾曲上层霄, 马蹄无稳步。
忽然闻犬吠, 烟火数家聚。
挽辔眺来处, 茫茫积翠雾。
清康熙九年(公元一六七九)初秋,蒲松龄应好友孙蕙之邀,离家南行去江苏宝应县做幕宾,行至青石关时,为美景色所耽,写下了这首诗。这样的大自然景色还能见到么?挽辔眺翠雾,可遇不可求兮,以待春秋草木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