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远去的岁月
岁月终远去,红尘谁奈何。
我们也许还在咀嚼去年辞旧的钟声,可是,凛冽的风儿,还有雪花把人们唤醒,时光已经远去。
岁月从纤瘦的指缝,从悠长的小巷,从崎岖的幽径,从斑驳的城墙根渐渐远去。悠悠岁月,让人可望而不可及。去年的今时,正是大雪飘零时,飞飞扬扬,洒洒脱脱,营造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今年,雪儿来过,却不见一树树盛开地梨花,建设东大街绿化带的古树,裸露着光秃秃的枝干,坚守着自己的那一片领地。
稍稍东去,那一片因拆迁搁置已久的废墟,不知何时,一座29层的住宅已拔地而起。曾经的一切和着岁月的脚步,已蜕变为一种新的生态。这些岁月中的完美抑或残缺,总会在来年甚至稍远时光里升华为一种岁月的旖旎,镶嵌在人们记忆的深处。其实,完美抑或残缺都是一种形态,完美总是短暂的,短暂的让人不可预料,而只有残缺才是永恒的。
大约有了坚守,才有了岁月的印痕。依然在这个季节的深处,依然寒气袭人。建设东大街与襄都路的夹角处那一座小面馆,设施依然那么的简陋,来吃面的人依然络绎不绝。小老板宽慰的说,吃面的依然是那些农民工大哥。我也要了一大碗板面,实惠,清淡,可口。
向东望去,不远处两位身着黄色工装的环卫工人,顶着凛冽的北风在清扫。走到近处,却是两位熟悉的面孔,分别是年逾花甲的老赵和老裴,一如以往坚守着这段坚守了数年的路段,像净化自己的居室一样,认真的清扫着路边的枯枝败叶。他们虽穿着稍有单薄,可额头有着细密的汗珠。
岁月里总会有些许不解的事情,让你去揣摩。窗后,是一所新建的小学,每每上下课,总会听到去年听了一年的歌曲:流浪,流浪远方。那些孩子们在歌声中匆匆走进课堂或急切的跑出教室玩耍。我一直纳闷:一个小学,为何要把这样的歌曲设为上下课的钟声?
岁月之所以旖旎,大约是有更多的感动所支撑。午夜的钟声刚过,气温已降至零下十度。诺大的顺兴菜市场已是片片灯火,周边省市的菜农早早赶到这里,蔬菜交易渐渐火爆起来。一位山东的小兄弟搓搓手,跺跺脚对我说,我们这些农民不怕天气严寒,就怕生意冷清。我们享用物美价廉的菜肴时,又有几人会想到他们的辛劳呢?他们就这样珍惜着岁月的给予,丰富着居家过日子的菜篮子,年复一年。
岁月流心,流心岁月。有的事物会在岁月中发生质变而标新立异,比如这废墟上拔地而起的摩天住宅。有的因感官刺激而去默默解读,比如这所小学的钟声。有的因心灵的触动而铭心,比如这南来北往的蔬菜交易大军。这些,都会成为岁月的印痕,默默的延展。你走远了,回回首,清晰如初的影像总会给于你一抹感动。
红尘中的岁月,岁月中的人们或许十分经意,或许没有经意,都在踩着岁月留下的印痕攀爬,置身于一个又一个轮回的巅峰,去守望岁月里那一抹旖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