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佤山诗意的栖居(五章)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2-02 10:50 阅读(0)
在佤山诗意的栖居(五章)
在佤山诗意的栖居
【散文 五章】
苏 然(云南西盟)
----
从勐梭路开始
人生有很多种活法。如果可能,我就这样一直住在勐梭路的这间小屋,虽说有公务缠身,那也不过是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沐浴清风雨露,品尝自然瓜果,寄情山水藩篱,做一个普通而散淡的人。就这样,我每天的生活从勐梭路开始,又在勐梭路关闭,我的文字就从这里开始叙述吧。
2007年,我的生活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变化。工作十余年,跨过而立之年的我,经过借款、买地皮、办土地证、办规划证、报批、办开工许可证、找施工队、包工不包料,急忙急道的买材料、上班、监督施工等一系列周折后,建起了一幢一百一十平米的自建自住房。这幢掩映在县城边缘的芦苇丛中的小屋,让我在娶妻生子后真正有了家的感觉。但这也意味着我将从一种熟悉的生活起身,去熟悉另一种尚且陌生的生活。我的家安在勐梭路194号,这是派出所核发给我的门牌号。这个号码从此将与我在佤山的生活如影随形,很大程度上也可能就是相伴终生了。
这是发生变化的一年,因工作需要,我从县教育局调到县文联担任一本文艺综合内刊的编辑,同时解决的还有我的身份问题。我怀着一种对新的生活的期待,对丧失过去所熟识的生活和工作的伤感,对未卜前途的担心和迷茫的情绪,从勐梭路194号出发,每天匆忙或闲适地奔走在勐梭路的每一个早晨和黄昏。
我上班的地方在勐卡路一号。从勐梭路194号出发,从边缘到中心,从一座城市零散的外表到它集合的内心,我要转道疆宁路、云海路,有时甚至要故意去走一些更绕的叉路。我骑着一辆上了年纪的摩托,每天要在这条路上遛几个来回,我对勐梭路的一切可谓烂熟于心:原先只够两辆车行驶的狭窄曲折的道路,现在扩展成了宽敞的二级路。道路两旁原先坑坑洼洼的空地,如今站起了林立的商铺,夜晚幽暗隐秘的灯光,闪烁出“夜难忘”、“春满园”等娱乐会所。在这条路上奔走的人,我想大多应该是像我一样靠梦想在小城挣扎着的异乡人。
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在勐梭路出没。对自己的境遇,我曾写了一首题为
《路》的小诗:沿着天空铺好的道路/太阳每天按时启程/从东边的山头/把我送到三楼的办公室/又在西边的山头/把我送回勐梭路194号//我每天都在这条路上迂回/在这条路上送走春夏秋冬/我的一生如此简单/风吹过、雨打过/在一条路上谨小慎微/生怕踩死一只路过的蚂蚁/为天下苍生/所不齿……
我包揽了勐梭路的早晨和夜晚,我属于勐梭路的永久过客。我要在这条路上等待,在这条路上展望。我每天沿这条路把孩子送到学校,然后接她回来,教她求知,教她为人,教她处世,有时还要带她到大自然去,教她认识,教她热爱!这些日常的生活,与更多的人无关。偶尔与赵汉荣、李铭璨、李冬春、李世华等人有关的是酒场和诗歌。在勐梭路194号,我们常常把桌椅搬到院子,摆好杯盏,纷纷落坐,朝饮晨露,暮浴仙风。在座诸君道法高远,打开的话题和酒瓶,都是几经修炼的文字仙丹。这时对门山巅挂出一弯新月,头顶的星星也好奇地看着我们,这些散淡如菊的家伙,在时光和酒精中锤炼着,岁月里怎样行走?天地间如何站立?怎么让思想飞起来?这些天下苍生的困惑,在他们日常的生活里,时时念叨、经久不息。他们都是我的兄弟呵,是我文学道路上的同盟伙伴。他们的欢乐就是我的欢乐,他们的痛苦也是我的痛苦。我热爱他们,在佤山日益丰富的日子里,他们不断给自己的心灵添加内容,不断给自己脆弱的情感施加压力,不断向平庸的生活发出挑战。所有这些光华灼灼,激情澎湃的声音,都曾在勐梭路194号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