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陵寻踪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2-02 10:04 阅读(0)
定陵寻踪
●唐赵芳(广东)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西北郊约50公里的万寿山。东、西、北三面群峰耸拔,势雄气固,南面为一片开阔的平原,方圆40公里,雄伟壮观的明十三陵掩映于群山绿林之中,东西两侧并峙的龙、虎两山,像“青龙”和“白虎”踞守陵园门户,是一处难得的“风水宝地”。
读史观陵,更能让人发思古之幽静。到达北京的第三天(8月25日),和风丽日,气候宜人。为避免途中堵车,我们一行早上7点多钟便在下榻的京华饭店起程直奔明十三陵之定陵。
定陵在大峪山下、长陵西南斜对面不远的地方,是明神宗朱翊钧和孝端、孝靖两位皇后合葬的陵园。
朱翊钧是明朝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48年)的一位皇帝,生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隆庆二年(1568年)被册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10岁登基即位,朝政由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处理,曾极盛一时。但张居正死后,朱翊钧20年不理朝政,终日沉湎于酒色,使得吏治空前腐败,民不聊生。然而,朱翊钧则不管不顾,大兴土木,耗资800万两白银,每天役使军卒工匠达3万人,为自己修建陵墓。明万历二十年(1584年)始建,万历十八(1590年)建成,历时5年,造成国库空虚,不得不横征暴敛,给帝国带来沉重的灾难,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故史有“明之亡,实亡于明神宗”之说。
明十三陵整体建筑非常庞大,且宏伟壮观。到达陵区,便进入三十陵共用的神道,总长7300米,神道两旁古柏成荫,庄严肃穆,依次建有石牌坊、大红门、牌楼、石像生、龙凤门等建筑。石牌门是万寿山的第一座标志性建筑,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6年)。石牌往北1200多米是万寿山陵区的总门户——大红门。门前不远的地方东西两侧各有一座石碑,称“下马碑”或“下马牌”,碑正反面刻有“官员人等至此下马”八个楷字,是警示官员陵前下马的标志。走完神道,穿过棂星门继续前行,拐弯向西便是定陵。
定陵陵门红墙黄瓦,气势伟宏,有三个拱门。门前有一座白石桥和一汉白玉神功圣德螭首龟跌碑,碑上空白无字,称“无字碑”,也许是明神宗的功过难评之故。北京流行一句“摸摸乌龟头,一生不发愁;摸摸乌龟腚,永远不生病”的民谚,游人至此,都留下美好的一摸。
进入定陵陵门,依次有三进深深的庭院。院内花木扶疏,松柏苍翠,遮天蔽日,郁郁葱葱。在第三进庭院之中,有一座柱出头式的牌楼门,叫棂星门。在古代建筑中,它如同天宫中的“天门”,是象征王制的尊贵之门。越过第三进庭院,在定陵的中轴线上建有楼亭,叫明楼。明楼斗拱、额枋、檐椽、榜额等均用石雕,内部用砖砌券顶,台基雕龙精致。楼中有“神宗顕皇帝之陵”碑,高大雄伟,气势非凡。明楼后是外罗城环绕的地下宫殿(玄宫)。
1956年,考古工作者用了一年多时间,终于打开了关闭300多年的地宫大门,揭开了玄宫神秘的面纱。
玄宫距地面27米,乘电梯进入地宫,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完整的地下宫殿。地宫富丽堂皇,由5个极其高大宽敞的殿堂联结而成,全为拱券石结构,没有一根梁柱,宛如人间仙境,使人惊叹。宫殿由前殿、中殿、后殿联结起来,形成一个长方形的通道,左右翼为配殿,象征紫禁城建筑中轴线上的“三宫六院”,反映了明代九重法宫建筑布局特点。整个地宫共有7道门,前、中、后殿3座石门均为石雕门楼,门扇对开。每扇石门高3.3米,宽1.7米,重70吨,石门用料均取汉白玉石。门正雕有兽头形的铺首衔环,纵横各为9行,共计81枚乳状门钉。左右配殿的石门共4座,每殿两座。其中一座设在中殿与配殿之间通道内,另一座设在配殿的侧面。配殿石门均不设门楼,门扇无门钉雕饰,用料均为一等青白石。地宫石门未打开之前是关闭的,门里有束腰形顶门条石,其上端顶靠在门扇里侧突出的“楁头”下,下端入门洞券地面预设的石糟中,所以,凭借外力是不能把石门推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