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丁家桥河下
作者:admin 发表于2022-02-02 08:57 阅读(0)
嘉兴,丁家桥河下
文/董绍桐
?
时光回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从中山路的韭溪里向北流出的河水,经荐桥、腾蛟桥、崔家桥、芝桥,静静地继续向北流淌,到秀州中学大门那儿,优雅地转身向西流去,穿过南连产院西侧的项家漾弄,北通天妃宫弄的安乐桥,再通过人民路上那座不大的,装有两根铁棒栏杆的丁家桥,流入了北市河。
从秀州中学大门那儿到人民路,这不足两百米的路,就是丁家桥河下。
丁家桥河下从东头的秀州中学门口到安乐桥这一段,比较清静。安乐桥往北面是天妃宫弄。就在天妃宫弄和丁家桥交叉口,有一个占地面积600平方左右的院子。原先,这里是天妃宫,毁于抗日战争战火。抗战胜利后,这里成了第六、第七保国民学校。1949年5月,嘉兴解放,第六、第七保国民学校有学生151名,教师4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学校改名为安乐桥初级小学(注:当时,一至四年级为小学初级;五至六年级为小学高级)。1949年下半年,学校学生89人,教师4人。
新改名的安乐桥小学的第一任校长是吴碧霞老师。她是浦江人,幼年就读的育才学校校长是曹聚仁先生。受曹先生影响,她爱家乡爱国家,投身到抗日救国运动中。她曾在中央军校第三分校政治总队(黄浦军校16期)受训一年,后随夫君来到嘉兴。
安乐桥小学在1956年时,与芝桥街小学一起并入新马路小学,校址就由当时的市立幼儿园分部来此成立了第二幼儿园(在此以前,幼儿园一直依附在各所小学里)。第二幼儿园有校舍南北各一幢,均为二层楼建筑,有部分老师也住在这里。到1994年时,幼儿园有幼儿350名,教职工28名,是嘉兴市的示范幼儿园之一。1995年,幼儿园搬迁到三水湾新址,此地成了民办高复班,2011年房屋拆除,成了嘉兴第二医院的院区。
从天妃宫弄囗西到丁家桥北堍,这一段的丁家桥河下比东段热闹多了。街的北面是连在一起的整齐的二层楼房子,特别是西头桥堍,与人民路的交叉囗,有一幢暗红砖砌的二层楼房,据说是名西医沈开启(音)的家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成了地委干部的宿舍。在这段路的中段,有一幢大房子,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建设民办小学。这是一所完小,12个班级。因为这是民居,所以教室之间干扰较大。1976年“文革”结束,嘉兴市区的四所民办小学全都撤掉,学生分散到附近小学,教师全部到中学校办厂当工人。其实,当中不乏教育教学水平不错的教师。
丁家桥河下是半边街,街南没有房子,只是一个个河埠,街上居民洗晒都很方便,相对的是河对岸的椿树弄居民的房屋。这些房屋都有自家独用的河埠头,河埠头都缩进房子下面,因此,下雨了仍可到河里洗东西。不用说,这些房子都是从前大户人家的。
随着岁月的流逝,城市居民饮用、洗涤都是自来水后,河道逐渐淤塞,又随着城市道路、房屋的修筑,丁家桥河下大变模样。那河水,那小桥,那石板路,那白墙黛瓦的民居……都成了遥远的过去。